第248部分 (第1/4页)

德庆帝将手一背转身坐到御案后面:“柳木啊,你叫朕如何治罪凤儿,朕与你说句实话,甭看朕后宫佳丽这般多,瞧着风光无限的样子,可朕心里明白,这后宫众人里对朕真心相对的除了太后便是凤儿了,凤儿有脾气不假,可她脾气再怎么大也不能抹煞她待朕以诚的事实,且凤儿为了朕几次三番连命都不要了,你又叫朕能如何,大丈夫能屈能伸,凤儿不过打朕两下子,朕就当她与朕撒娇便是了,做何要斤斤计较,如此反而失了情趣。”

柳木实在无话可说了,只能忍气吞声道:“如此,奴婢,奴婢就当没这回事了。”

“那个曹萍你也甭惦记着了,以后再瞧到好的与朕说,朕允你娶回家中。”德庆帝大手一挥将这事定了下来,柳木暗暗咬牙却也没有办法可想。

德庆帝摆出一副事情已经完美解决的样子,安慰柳木几句叫他去批折子,又叫了几个小太监在屋里玩弹珠子,等瞧着柳木走了,德庆帝脸色一沉,将珠子往地上一扔:“柳木已经在宫中布置人手了?”

其中一个小太监点头应是,德庆帝冷笑一声:“柳木带着去抢曹萍的那几个太监寻个时机处理了吧。”

紧接着,德庆帝又道,传于希来。

没用多少时间于希就进了屋,德庆帝一笑:“外边天寒地冻的,于大伴陪朕去暖阁说话。”

德庆帝在前,于希在后前后脚进了西暖阁,德庆帝在墙根底下的暖榻上坐下,一指旁边的椅子:“坐。”

于希倒也没推辞直接坐下,德庆帝笑了笑:“于大伴这些时日多分些精力照看一下柳大伴,另外,也与朕瞧瞧哪位爱卿和柳大伴最是要好,谁又最瞧不上他,诸如此类的记下来给朕呈上。”

于希赶紧起身应是,德庆帝右手一按:“坐吧,前些日子顾家呈上来的关于海防的折子朕看了,朕想把鞑子的事解决了就招募海军,重开海禁。”L

第四三一章闲篇

“倭患不除,如何开海禁?”

于希听德庆帝说起开海禁的事不由吓了一跳:“何况自太祖时便禁海,虽然说到如今许多商户甘冒风险出外洋,可到底朝庭没有明面上说过开海禁的事情。”

德庆帝一笑:“且等着处理了鞑子的问题,朕就着手剿灭倭寇,没了倭患自然便要开海禁的。”

说到这里,德庆帝又长叹一声:“甭看朕贪玩了些,可是,朕心里什么都明白,父皇在时便不止一次和朕说过国库空虚的事情,如今朝庭处处都要银子,边关要兵饷,官员要俸禄,底下百姓救灾也要银子,朕没带着金库,变不出那么些银子来,没法子,穷则变,变则通,朝庭到如今若是再不变更,恐怕不定哪时候这天下就要乱了。”

这次,于希是真吓着了,战战兢兢起身:“陛下说的……哪里就有那般严重了。”

德庆帝伸手按了按,于希再度坐下,德庆帝笑道:“你掌管着东府,心里应该也明白朝庭如今是什么情形,没银子,没银子能成么?朕也是瞧着顾家弄的那些海船在外洋转上一圈便能赚回不少银子,就有心也效仿一番,还有,朕也叫人偷偷算了算,这一算,真是把朕给吓着了,咱们大雍朝向来都是收农税,那些商户基本上是没什么税赋的,可是,那些商户一个个肥的流油,种地的百姓却面如菜色连饭都吃不饱,朕就想着等哪时候去收商税,减一些农税。”

“扑通”一声,于希跪了下来:“陛下啊,使不得。您如此一做,恐怕,恐怕不知道多少人要骂您昏君,朝庭上那些官员还有那些读书人都得说您要与民争利。”

“与民争利?”德庆帝冷笑一声:“恐怕是他们与朕争利吧,于希啊,朝庭中那些人哪一家没有开商号,哪一户没有铺子。当朕不知道他们心里都想什么吗?再者。朕也曾读史书,也曾听父皇说过历朝历代最是富庶的朝代便是宋朝,宋朝为什么富。便是因为不禁海,收商税,当初鞑子多大的阵势,灭了那么些国家才用了多长时间。可灭大宋又用了多少年,要是没钱。大宋朝庭能抵抗鞑子那么些年?”

于希冷汗都下来了,他也不是没见识的人,心里也明白德庆帝说的都是有道理的,可是。有道理并不表示能行得通。

“罢,朕不过与你唠叨几句,现在时机不对。朕也不会动静太大的。”德庆帝摆了摆手:“说起来,柳木有一处比你们都好。便是不会置疑朕的话,且能抓钱,甭管他用什么手段抓来的钱,反正自柳木代朕批折子起,朝庭就没有再缺过边关兵饷,柳木也算是有眼光有算计的,知道甭管怎么闹腾,边关的将士不能受委屈,不然被鞑子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