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第1/3页)

“不中用啊……”许夫人端着茶盏,轻叹一声。站在她身边的徐妈妈俯下身,悄声问道:“太太,那这会儿怎么办?远少奶奶那儿眼看是走不通了,要不,要不咱自己穿个信儿过去?远少爷平时在意他媳妇儿得紧,若是知道……”

“糊涂。”许夫人将手里的茶盏不轻不重地放下,“这信我这里要能传,我犯得费这心力,先把谢梓菁那丫头折腾病了再让人怂恿她去传这个信?”

许夫人一手支着额头,一边说道:“上次出了那件事儿,老太太到现在看我都不太舒坦,若我在传个信儿去把俞文远招回来,老太太不生吃了我?!算了,再想法子吧。俞文远跟慕晴泠,一个什么事儿都不懂的公子哥儿,一个没了父亲的黄毛丫头……也出不了什么大乱子。”

徐妈妈陪笑道:“那是那是,这两个在府里的时候,哪个不是将太太当亲娘侍奉,还不是太太说什么,他们就做什么。要我说啊,现在的当务之急,还是趁着慕晴泠那丫头远在杭州,先把咱们文敏少爷的事定下来。”

说到俞文敏,许氏面上和缓了些,可随即又皱起了眉,“你以为我不想吗?可这一是老太太正在气头上,这个节骨眼儿我若说起文敏的事儿,保准老太太那儿不乐意。二是文敏那里。”许氏想起自己儿子对慕晴泠那一副情深不移的样子,气就不打一处来,“真不知道慕晴泠那个死丫头从哪儿学的狐媚手段,勾得文敏对她念念不忘。若是我逼急了,难保文敏不会闹到老太太那儿去。”

许夫人端起茶盏喝了一口,又说道:“这些年老太太提了多少次要把慕晴泠配给文敏,都被我装糊涂挡了回去。还是俞伶那个短命鬼可恶,死了都还要留个女儿来消磨我!她怎么就不跟着她那个短命的娘一起去了!”

“哎哟,太太慎言!”徐妈妈赶紧劝住许氏,“太太不乐意,老太太也不能强逼不是?这儿女婚事,还是要爹妈做主才算,老太太就是有一万个心,也使不上这个劲儿。太太不必怄气。”

许氏缓了缓,揉着额头叹道:“我只盼文敏明白我的苦心,算了,那袁家也是有意要与老爷结亲,不急在这一时。我慢慢跟文敏说,等老太太过了这阵劲儿,再想办法吧。”

“说起来,冯纪那里怎么回事儿?这一季的息可该交上来了。怎么到这会儿都还没个动静,你去帮我催一催。”许氏突然想起冯家那边还没来人,边对徐妈妈吩咐道。徐妈妈赶紧应道:“诶,我待会儿就去。太太也别担心,冯家跟在太太身边几十年了,出不了什么差错。”

事关自己的私房,许氏免不了在意一点,可转念一想,冯纪帮她办这事儿也不是一两年了,可能只是路上耽搁了,闲说了两句也就没当回事儿了。

……

这几日杭州城大事不断,先是云外寺被歹人袭击,寺里伤亡不少。还好当时慕家小姐留宿寺里,有慕府家丁帮忙,歹人尽数伏诛。

这消息传回杭州不久,还没等老百姓将这件事穿个透彻,竟又传出消息说杭州地界里藏着邪教!这可要命了,因为官府打压的严,两江之地从未听说过有过什么邪门歪道。可越没见过,与之相关的传言就越邪乎。

什么邪教人员会生食人脑以图长生啦,什么见过邪教的人,会迷迷糊糊不省人事,人家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啦,总而言之什么乱七八糟的传言都有,再加上这几日老有全副武装的士兵进进出出,让杭州城的空气都紧了几分。

就在这样的氛围之中,俞文远跟在吴指挥使身后,带兵前往邻县剿匪。指挥使司出面,那可就是正儿八经的铁甲长刀,兵马齐动。

杭州城历来都是安生地界,连府衙大举而动的场面都少见,更不要说出兵打仗这样的事情。为防民变,知府衙门在城门口张贴告示,严明官府查明有叛贼与邪教勾结,以图祸乱民生,让百姓近日多加留意,若有眼生可疑之人,可报与官府。

在头两件事情的威慑下,冯家倒台这件事在杭州并没有掀起多大的风浪。冯霜被收押在知府大牢,因为有地方官涉事,周庆年也只能将情况核实之后登记造册,等着新巡抚上任之后再做处置。

杭州城的人心并没有乱多久,更丝毫没有影响到周边乡镇。周庆年压得紧,若查出有人危言耸听蛊惑人心,那是要拉进府衙打板子的,该做买卖的做买卖,该种地的种地,城门口照样每日进出排队,除了检查变得严格了一点,并没有什么异样。

这样一来,老百姓也没什么议论的兴趣了。毕竟剿匪又不是在杭州城里剿,看不见到刀光剑影,光凭想象很难知道真实的情况是什么样子,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