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第1/3页)

光阴似箭,距离幕江轩去世已有一年之期,幕晴泠与俞文远无论如何也得回京城了。当日虽说是传信回京,言明要在杭州守一年孝。可出春之后,杭州大事不断。更有钦差出巡。老太太虽然荣养俞府,可毕竟眼不花耳不聋。杭州连番出事,老太太自然知晓。于情于理,俞老太太都不放心他二人久留杭州,便时时去信催促他们回京,这一年之期也就打折了大些。

更何况俞文远是靖勇公府的长子嫡孙,也不可能天长地久的陪着幕晴冷滞留杭州,而幕晴泠一个尚未及笄的孤女,靖勇公府也不可能放她一个人在杭州。

所以即使之前有言在先,老太太也是不断催促他们返京。要他们无论如何要在年前回京,还打出了俞文远身为靖勇公府长子嫡孙,祭祖的时候不能不在的名头。

因着冬日天寒地冻,不宜远行,俞文远与幕晴泠二人便选定了秋日回京。

九月中旬启程,正值入秋。江南一带不炎热,一路北上,十月下旬京畿之地也还未到隆冬腊月。气候相差不大。

幕晴泠此次进京与上次不同,彼时她年幼,父亲送她入京请外祖母代为教养,所以不需要带些什么,一应物什外祖家自会备妥,若是准备的太齐全了,反而打了靖勇公府的脸。

所以她上次上京,除了一些她父亲孝敬老太太的东西,别的就没带什么了,就连身边的人也只带了乳母和充作路上玩伴的云桥。

而此次入京,她年岁已长,又成了孤女,慕家顶门立户的只有她了。再不是小孩子家家走亲戚了,而是慕家的一家之主去外祖家做客,这要收拾的东西自然就多了。

别的不说,她身边的丫鬟们就都得带着,未出阁的世家小姐,身边若少了规整的丫鬟婆子,说出去可是要被笑话的。此番进京,她代表的可就是慕氏的颜面。更加不能轻忽。

更何况俞府中还有个等着喝她血吃她肉的当家太太,她自然不能给许氏留下任何插手她身边的机会。

慕晴泠身边的管事以杜大夫妇为主,随她入京,大管家慕正留守杭州,别的下人该留的该走的,各有分工。

还得收拾入京的物什,除了她自用的,还有孝敬外祖母并诸位舅舅舅母的,余者各位兄弟姐妹也有备礼。

是以光收拾就收拾了好些日子。待收拾妥当,幕晴冷与俞文远二人便选了风和日丽的一天,乘船回京。

“表哥可愿品一茗?”天高云阔,江风轻抚。还是一人一几,幕晴泠再邀俞文远船上品茗,但是两人的心境与回杭州时都已不同。

俞文远一撩衣袍,随意坐下,玩笑道:“今日这茶,莫非又是鸿门宴?”

“表哥冤枉,晴泠何时给表哥准备过鸿门宴?”幕晴冷抿嘴笑道。

“不是鸿门宴?表妹这茶可不是轻易喝得的,今日又有什么说头?你先道来。”去时与来时,相隔也不过大半年的时间,二人之间的关系却已是天壤之别。俞文远一边跟慕晴泠玩笑,一边在心中感慨。

当初谁又能知道,他会与眼前这个弱女子,同进同退,筹谋靖勇公府的未来呢?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表哥,京城近在眼前,你可有了打算?”幕晴泠嘴边的笑有些淡了,他们留杭本就是为了积蓄力量对付许氏,如今已然启程回京,有些事,就不得不放在台面上来说清楚了。

此话一出,俞文远也不复刚才的好心情。

有何打算?指的自然就是许氏的事,也就是揭开靖勇公府虚假和平、戳破许氏伪善画皮的事,俞文远是靖勇公府的长子嫡孙,幕晴泠也是在靖勇公府长大,虽说许氏是作恶多端,与慕晴泠更是有杀身之仇,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愿意看到靖勇公府乱成一团。

然而这人生了脓疮,自然就得将脓血流去,再上药才会好。若是讳疾忌医,留着那脓疮,任其发展,只会越病越重,最后不治身亡。

对于如今的靖勇公府而言,许氏就是那脓疮,必须得除。

幕晴泠想到前世之事,不禁咬了咬牙,不能让许氏再把外祖母给害了。

“表妹以为呢?”俞文远一手搓着玉佩,淡淡地问道。

“冯霜奉许氏的命令,在两江之地盘剥重利。这是刺向许氏最利的一把刀,也是我们此番回京最大的依仗。可冯霜行事明面上却是打着大舅舅的名义,名帖印鉴也都是大舅舅的,若走漏风声,让许氏抢到先机,这罪名是谁的,可就说不一定了。”幕晴泠正色道。

“正是,我已让人带着冯霜跟在小王爷他们后面回了京,便是走漏了风声,许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