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第1/3页)

谭家状告逍遥王妃一案,皇帝下旨令三司会审,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严阵以待,因涉及到皇室宗亲,宗室还专门派人过来旁听。

公堂设在大理寺,由大理寺卿主审,谭德正一早跪在堂下,战战兢兢头都不敢抬。顶上是正大光明的牌匾威严赫赫,两旁是手持杀威棒的衙役,各个冷面严肃。厅上落针可闻,气氛浓重如有实质,压得谭德正冷汗直冒。

大理寺卿一拍惊堂木,算是将这轮堂审拉开序幕。谭德正生生给吓了一个哆嗦,就听大理寺卿沉声问道:“堂下何人,状告何事。”

谭德正哆哆嗦嗦地将状纸举过头顶,“草,草民谭德正,徽州人士,世代从商。因天津港开海禁,家弟谭德正便带领谭氏族人前往……到了天津,人人都说天津城由逍遥王做主,商令归属,全凭王爷一句话。”

谭德宏抬眼看了一眼大理寺卿,擦了擦汗继续说道:“谭家在天津毫无根基,天津商会人才济济……为求立足之地,德宏只能去逍遥王府寻门路。”

“王爷尊贵,不是我等贱民可以一见的,我弟弟听闻王妃速来爱好奢华,喜欢贵重器物,便四处搜罗,献给王妃。果然,给王妃送礼之后,我谭家拿到了出海商令。”

谭德正说着说着还哭了起来,“大人明鉴,我谭家商贾之家,只是求财而已,占着天津港的便利,所获颇丰,原本一切都是顺风顺水。谁知,谁知一朝风云突变,天津港竟然码头意外炸毁,又不知怎么的,逍遥王爷竟然误以为此事与我谭家有关,还说什么我谭家走私铁器。大人!我谭家世代从商,虽然不敢说什么是百善之家,但是素日里也是赠衣施药,修桥铺路的,从不敢作奸犯科,走私铁器,乃是株连九族的大罪,我谭家是万万不敢沾的啊,大人明鉴,草民全族实在冤枉啊!”

谭德正以头抢地,声泪俱下。大理寺卿眉心一皱,问道:“谭德正,现在天津一案并未定罪,你谭家有罪与否一切尚在调查,若你谭家当真无辜,大可向主理此事的官员申诉,何至于这么急着敲登闻鼓?”大理寺卿为人老辣,并不因为谭德正哭的好就信了他的话,敲登闻鼓,就算最后冤情得诉,这敲鼓的人也是要折进去的,非是家破人亡的冤案才能让人这般破釜沉舟,这谭家可还没到这个份上!

谭德正的哭声顿时哽在喉咙里,过了一会儿,才嗫嚅着说:“天津港走私铁器的船上面有我谭家的标识,我谭家因此被抓!可是大人,谭家的船不只是我谭家有而已,当日在天津,我谭家为了走通逍遥王妃的门路,曾献给王妃无数珍宝,从金玉丝绸,到古董瓷器,再到宝石珍玩,应有尽有,这谭家商船,也在其中!”谭德正哭着磕了一下,“大人明鉴,当日我谭家曾经献给逍遥王妃两艘谭家商船,若走私用的船当真是谭家商船,那……那……天津港一事由逍遥王殿下主理,若真的是……真的是……谭家之冤如何能诉!草民走投无路,为了阖族老小,只能敲登闻鼓了!”

大理寺卿听见谭德正这般回答,眉心紧皱能夹死苍蝇,“混账!打着状告王妃受贿的旗号,当堂攀扯超品亲王,谭德正,你当这里是什么地方?!由得着你随口胡说?本官再问你一次,你究竟要告什么?”

大理寺卿又拍了一下惊堂木,谭德正好险没吓尿,抖着声音说道:“草,草民……告逍遥王妃受贿。”

“即是状告王妃受贿,你可有物证,可有人证?”大理寺卿问道,谭德正连声说道:“有有有!草民有王妃收礼账目,还有人证!”

大理寺卿挥了挥手,一旁的都察院经历将一本厚厚的账册送到谭德正面前,大理寺卿问道:“你所说的账本,可是这个?”

谭德正赶紧点头,师爷转身将账本送到大理寺卿的案台上,大理寺卿翻了翻账册,又示意师爷将账册送到旁听的几位大人面前。

谭德正敏锐地察觉到,这几个审案的大官,查看完账本之后竟都有一种微妙的态度,谭德正心下一凉。

“谭德正,本官这里也有一本账,乃是逍遥王自到达天津那日起,便每月遣人送进京城,送到陛下面前。这上面记载了天津各家商贩乡绅送往逍遥王府的重礼,这些礼物进了逍遥王府,尽数用于天津码头建设的各项开支。”

从大理寺卿拿出皇帝那本账册开始,谭德正就像是被人隔空抽了全身的骨头,整个人一点力气都没有了。

三皇子让他死咬着逍遥王妃的时候可从没有说过皇帝哪儿还有一本账册!

“本官比对过两本账册,你谭家的账册上写过曾送了两艘商船,记在逍遥王妃名下,这两艘商船出海贸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