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足迹鉴定,锁定目击者? (第1/2页)

好书推荐: 我乃茅山大师

“小韩,年轻人不能太气盛哦,”熊大林第一个反应过来,下意识地认为韩旭在吹牛,“好的不学,你可千万别学你们队长啊。” 后半句又将矛头指向了某人。 秦奋笑笑不吭声了,他对韩旭的能力足够信任,直接无视掉熊大林的嘲讽。 等着吧,一会儿保准你惊吓过度! 一边的宋长清微微皱起眉头,他可是干技术的,极为专业。 虽说足迹鉴定学在国内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学科,但是普及度并不是太高。 除了一些专业对口的痕迹检验专家,能够掌握这门高级技能的人员有限。 宋长清的主攻方向并不是足迹鉴定学,也只是了解一个大概,完全谈不上精通。 所以听到韩旭这么说,也有些懵了。 只是看了几眼半个月前留下的足迹,就能一下子找到留下脚印的人。 这怎么可能?完全是天方夜谭嘛。 至少在宋长清的从警生涯中,从来没有见过类似的事情。 即便是他曾在部里见过大名鼎鼎的足迹鉴定学专家教授,也没有这种能力! 说实话,韩旭刚刚在宋长清眼里树立的良好形象,瞬间塌房。 就像熊大林说的那样,年轻人不要太气盛!胡说八道,可就有些过分了。 韩旭对上熊大林与宋长清些许不屑的眼神,明白过来,可能是自己出风头习惯了。 如果是在北郊警署,李乐、宋佳儿、橙子、老张听到他这么说的话,可能会选择无条件相信。 原因就不必多说了。 但这两位燕城警界的精英,可称得上行家里手,自己这么没头没尾地说了一句,可以找到遗留足迹的人,难免会被人想歪了。 可现在话已出口,难不成再收回来? 韩旭只好硬着头皮说道,“只是我的猜测而已,不一定准确。” 秦奋见两人不信韩旭所说的话,开始在一旁推波助澜,也想韩旭能杀一杀他们城东警署的威风。 “怎么着,不信啊!韩旭给他们讲解讲解,上上课。” 熊大林回头瞪了一眼秦奋,又觉得韩旭能够在十天内连破四起命案,想必是有真本事的,没有发作。 甚至鼓励道,“小韩,你就随便说说吧,即便说错了也没什么,大家都是自己人。” 言外之意,给足了韩旭台阶,都是自己人,说错了也没人会笑话。 韩旭哪能听不出来,尴尬一笑,“那我就献丑了。如果说错了,几位领导可别笑话我一个新人。” “哪能呢,畅所欲言,说错了,没人会怪你的。”宋长清也想听听这位‘新人’的高见,应和出声。 韩旭展颜道,“刚刚已经说过了,足迹极有可能在半个月前的大雨后留下的。 所以大概率不会是凶犯留下来的。 但是不排除留下这些足迹的人不是目击者。” “等一下,你把我都说晕了,足迹既然不是两天前案发时留下的,那怎么可能留下足迹的人会成为目击者,逻辑不通啊。”秦奋适时打断,扮演着逗哏的角色。 “秦队,你说的对,表面上这个逻辑是不通的,但是我所说的这个目击,并不是指两天前的案发时间。”韩旭如此说道。 熊大林不愧是刑侦高手,想到了一种可能性,“你的意思是,留下这些足迹的目击者,是在半个月前看到了另外一个现场?” 韩旭没想到熊大林反应这么快,点头道,“有这个可能性,但是并不大,咱们现在需要的是尽快找到这个可能存在的目击者,然后他自然会告诉咱们答案。” “那怎么找?你刚刚说已经猜到是谁留下的足迹?不妨展开说一说。”熊大林仿佛看到了韩旭潜在的能力,试着引导起来。 韩旭蹲了下来,指着铁架下方那两个较深的足迹,侃侃而谈,“大家看这两枚足迹,通过足迹鉴定学的相关公式,可能很容易测算出遗留足迹者的身高与体重。” 说着,韩旭以手作尺,在足迹上来回上下比划了长宽, “遗留这些足迹的人身高大概在1.70上下,体重65公斤左右。” 几人都是刑侦方面的高手,自然知道足迹鉴定学的相关公式,对于韩旭能够推测出遗留足迹者的身高体重,见怪不怪。 特别是宋长清,即便不是专攻这个方向,也能轻易通过公式推断出这些。 “这些大家都可以算出来,韩旭,挑重点的来。”秦奋明白韩旭讲出来的太过普通,可镇不住城东警署的两位大佬。 “队长, 您先别急啊,”韩旭被打断了思绪,想了一下,才继续说道,“身高体重可以缩小排查范围,而且咱们可以根据足迹的大小测算出遗留人的年龄范围。” 宋长清很清楚,如果能够通过足迹推出年龄,已经远超常人了。 韩旭接着说道,“人在生长发育阶段,足迹的压力面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加大,而在成年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种机能会从鼎盛时期渐渐回落,这样会导致各部位肌肉及神经松弛、板结,在足迹上体现的尤为明显,那便是压力面会越来越大。 根据现场遗留的足迹,可以大概推荐测出目击者年龄应该在45岁左右。” 听到这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