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幸存者偏差 (第1/2页)

面对韩旭灼灼的目光,马明涛惨然一笑,也没有藏着掖着,可能觉得没有那个必要吧。 “还能是什么话,人不狠,站不稳呗!” 韩旭猜到就是这句,但是看到马明涛说这话时,眸子中一闪而过的那丝狠辣,心中不禁一凛! 眼前这个家伙说的到底是真是假呢?! 在韩旭的字典中,“信”字是人字旁的! 但是像董舒舒与马明涛这样的具备有恶魔属性的家伙,完全不能用单纯的一个人字来形容了。 人言可信,但如果对方已经不是人了呢?! 何况马明涛交代出来的一切,似乎都可以打上一个问号。 比如陆露的真实死因,尸检报告为溺亡,但马明涛说的却是被董舒舒活生生打死了。 前后矛盾之大,完全对不上。 但是一想到被害人当时可能还留有一口气,便被这两个恶魔抛“尸”入井,经历了无限的绝望…… 韩旭甚至都不愿意朝着那个方向再继续想下去。 不过这里面确实存在另一种可能性! 那便是眼前的马明涛说谎了! 韩旭想到此处,不由重新上下打量了一遍这位几进宫的老油条,眼前却像是罩上了一层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仿佛是一张大网劈头盖脸地兜了下来,完全看不清楚近在咫尺的真相! 如果马明涛说谎了,那么肯定隐瞒了什么! 也就是说,他进屋的时候,看到的很有可能并不是奄奄一息,或者说气息全无的被害人陆露! 那么马明涛当初看到的,到底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或许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了。 因为无论是被害人陆露,还是凶手董舒舒,都已经不在了! 韩旭不得不承认,现在又陷入了一个困境! 就像雪山案一样,涉案人员一一陆续死亡,即便还有什么疑点,都是无从查证。 只剩下蒋子归蒋大律师一个幸存者。 用一个专业点儿词语来讲,就是幸存者偏差。 幸存者偏差一般是指,当取得信息的渠道,仅来自于幸存者时,那么,此信息可能会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偏差。 而这种偏差是来自于优胜劣汰之后自然选择出的一个道理,究其原因还是未幸存者已无法发声。 人们看到的只是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 此刻的马明涛与蒋子归蒋大律师的情况如出一辙! 同样属于幸存者偏差的典型例子! 因为没有人可以证明马明涛所说的一切! 而在夏国的刑事鉴定流程中,讲究的是一个重证据,轻口供! 仅仅通过马明涛的供词,压根没有办法给死去的董舒舒定罪。 不单单是不符合规矩,而且对于真相,同样是不负责任的! 韩旭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但目前看来,只能顺着马明涛所说的一切来一点一点进行印证了。 “当时,董舒舒是用什么东西,或者说工具打死被害人的?” 接下来自然便是从马明涛嘴里撬出一些细节了。 凶器,永远都是最重要的物证,甚至没有之一! 韩旭在水井内并不没有找到什么凶器之类的东西,而且当时还又派人核实过了。 南城警署那边直接将水井内残存的东西全部打捞了上来。 不过仍旧没有再发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所以韩旭可以肯定,凶器并没有随着尸体抛入井中。 “韩警官,你是说凶器吧?” 马明涛当然知道韩旭在问什么,结果却是又摇了摇头,“没有凶器!” 韩旭闻言疑惑道,“你不是说,被害人是被董舒舒打死的么?难道……” 不等韩旭再继续说下去,马明涛已然接道,“小嗑巴是被董舒舒捂死的。” “捂死的?!”韩旭眉头狠狠一皱。 难怪被害人陆露有可能没有当场死亡了。 这种说法其实与之后发生的事情还是可以对上的。 捂死,一般来说是指被害人口鼻被手或柔软物体捂压,空气被阻断导致的窒息而亡,又称闷死。 常见的柔软物体有纱布、毛巾、枕头、湿布、湿纸等等东西。 当然最直接的还是用手! “照这么说,被害人是被董舒舒用手捂死的?” 韩旭紧接着追问道。 没有凶器,自然只有这一种可能性了。 马明涛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到底是不是?你只需要回答,是,或者不是!” 审讯过程中,尽量会避开这些肢体语言的回复,毕竟都得记录在案了。 “是的。” “那刚刚你怎么说,一进屋的时候,看到董舒舒还在殴打被害人呢,对方还是被你拦下来的?!” 韩旭抓漏洞的能力毋庸置疑。 马明涛被问的一愣,不禁摇头道,“韩警官,你可真是厉害啊!董舒舒那个混蛋当天喝了不少酒,压根就没意识到人已经不行了。所以我过去的时候,还在打呢!打得可狠了!” 马明涛说罢,将快抽完的烟头用拇指跟食指掐灭了,不忘习惯性地揉搓了几下。 韩旭已经不是第一次看到对方做这个灭烟的动作了,目光不由地盯在马明涛右手的拇指与食指上。 可能是因为长期使用这种暴力的灭烟方式,马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