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章 有硬伤吗 (第1/2页)

顶着秃头,蔡根回到店里的时候,已经快午夜了。 屋里竟然很热闹,人全在,还在激烈的讨论什么。 蔡根一看,这是啥意思? 不回家睡觉,在这凑人气呢? 外面也没有龙少蹲着,你们这样吓唬谁呢? “你们咋不回家啊?商量什么呢?” 简单的问题,让屋里一下就静了下来。 小孙看着蔡根依旧是光头,有点不理解。 “三舅,你咋把头发剃了,好不容易长出来的。” 蔡根无奈的说。 “染不上色,也不知道咋回事,我也没办法。” “蔡哥,那可能是因为,小牛牛的回春效力还没有减退。 你的头发还有自愈能力,所以染不上色。 过一段时间,恢复效果衰退,就可以染发了。 不过现在...也没必要了。” 贞水茵的马后炮,轰得蔡根心态一下就不好了,埋怨的瞪着贞水茵。 “你咋不早说呢?我去染发咋不拦着我?” “蔡哥,我这是从结果逆推原因,没办法预判。” 结果已经这样,知道原因除了让自己后悔,还有别的作用吗? “你们不回家,干啥呢?等着吃夜宵呢?” “三舅,他们觉得,你刚才的计划,有点硬伤,就是什么子女的事情。” 这群人真是有病,出主意的是他们,给自己一顿劝,各种说服。 自己觉得可行,准备大干一场,现在又整出硬伤了。 偏偏,蔡根找到新希望的热情还没有减退呢。 “说说,什么硬伤?” “蔡老哥,你这个共享子女,是要上门服务吧?” 蔡根脑海中设想了一下服务场景,确实需要一对一上门服务。 “是啊,对老人的关怀服务,当然要上门了。 把客户叫到这我里,那叫关怀我。” 石火珠好像没有听出来蔡根话里的火药味,继续刚才的话题。 “那么就存在两种风险,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 一个服务行业,虽然不算餐饮,咋还有风险了呢? 蔡根的情绪比较浮躁,就像溺水的人抓住了救生圈,结果你说救生圈质量不好,有风险让撒手。 “不偷不抢,公平合理,全凭自愿,哪里来的风险?” 石火珠一副你太年轻的表情,好像找到了自己的优越性。 “内部风险,就是服务人员的风险,万一丢东西了,出现不可抗力的意外,服务人员怎么保护自己? 外部风险,就是客户对你的信任问题,万一你是骗子,万一你说一套做一套,万一你另有所图,客户怎么保护自己?” 这两个风险都很严肃,后果都很严重,蔡根一下就冷静下来了。 就算不遇到碰瓷,也会有很多复杂的情况吧? 比如正在服务过程中,客户突发疾病,没个证人什么的,确实说不清楚啊。 对了,规避这种风险的例子很多啊,蔡根一下就想到了。 “内部风险可以用记录仪,服务期间全程录像。 一方面的是监督服务质量,一方面是避免麻烦保存证据。 对了,你一说到这个,我还想到了,每次把这个服务视频发给客户的子女看。 作为老人日常生活的影像资料保存,这个很有意义,也算服务特色。 设想一下,一年如果服务五十二周,那么就是有五十二段老人日常生活的视频资料。 这在以后老人不在了,该多宝贵啊? 随时可以拿出来看看,缅怀一下老人的音容笑貌。” 小孙做过的行业比较多,对于这些事情还是有一定理解的,被蔡根一说,好像也觉得有道理。 “三舅你说这个,好像确实很有特点,专门雇一个摄影师,每周上门录像,那得多少钱?” “对头,小孙,你说咱们再剪辑一下,给每个老人做个纪录片。 以后年节的子女拿出来放放,比看照片强不?你们就说强不强?” 大伙看见蔡根好像陷入了某种专注的态度中,大脑的发散思维已经打开了。 绝对不是忤逆蔡根的好时候,即使有不同意见,也需要委婉的说。 同时点头,异口同声的说。 “强!” 虽然得到一致的认同,蔡根很高兴,只是看石火珠说的有点不自然,瞬间想到了第二个风险。 “至于石老弟说的外部风险,这个我们没有办法完全杜绝。 毕竟我们以后服务的客户不全是李姨那样的熟人。 唯一能做的,就是我们要有合法的手续,正规的行业资质,规范的服务流程,严谨的岗前培训,高素质的服务人员。 百善孝为先,所有的工作人员首先认同共享子女的服务理念,这是一个行善积德的好事,其次才是经济效益。 而且,我觉得,这也是好人有好报在现今社会最好的践行方式。 把老人伺候高兴,获得良好的口碑,从而增加更多的客户,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良性循环。” 蔡根觉得,自己找到了当初在外地上班时候的感觉,有点小熟悉,还有点小陌生。 以前自己的好多思路,确实在一个快餐店没有什么施展的空间。 难道自己终于找到了,改行的方向,更适合自己的事业? 贞水茵觉得蔡根开启了一种模式,与以往送快餐卖盒饭不太相同的气质。 如果要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