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安北镇 (第1/1页)

刘老汉一脸懵,抓起了一把雪,搓搓脸。 “我尽快还钱,尽快。” 他不停的求饶着,给三个人弄笑了。 虎寅蹲下来,看着刘老汉说。 “没人找你追债,给我做三个名帖。” “不是追债啊,早说啊,要啥样的,一眼真的?” “假的用你啊,真的,过关用。” “五十两一个,概不赊账。” “成交!” 刘老汉起来,回到了屋子里,翻了半天,拿出来了三个名帖,有些破旧了。 “给你们吧。” 未竟接过来,翻着看看,确实是真的名帖。 “有两下子,从哪儿弄的。” “这都是边民,死了也没人销户,去乡下一收就是一堆,不值钱的。” “边民还是这么苦?” “苦,能不苦吗?都是自己家的地,走不了,种一年的地,被抢了就全完了。这还是好的,能保个命,运气差的,直接被杀了,也不是大事,都习惯了。” “边民内迁,也十几年了,还不行吗?” “内迁了,可是分地都是差的,种了地,也吃不上饭,最后还是逃活命,好点的,去小作坊上工,也就是落个温饱。” 虎寅拿出来银子,给了刘老汉。 “这些钱,够你还债了吧。” “说实在话,这些钱,我还没放在眼里,我也不差钱,但是在这地方,欠钱才能活下去,都是债主子,可不能让我死了,明白吧。” 虎寅和未竟都竖一个大拇指。 办好了手续,未竟带人走了,把三个名帖发了下去,自己都熟悉好自己的名帖,别到时候忘了。 买了些酒肉,就来到了王家大车店,通报了一下,就在后院见到了黑大个。 “吴大哥!” “兄弟,你来了,进来坐。” 玉兔也是跟男人混在一起惯了,直接跟着进去了,吓了大车店里的人一跳。 一个屋子,都是大通铺,能住二十多个人,目前有七八个人躺在炕上。 屋子里味道很难闻,都是些劳动人民,到了冬天,洗澡很困难,一直干体力活,都是汗臭味儿。 玉兔觉得有些难闻,虎寅和未竟倒是无所谓。 屋子很长,显得就黑,虎寅找来了几个蜡烛,点了起来,放在了桌子上,又拿出了吃食和酒,摆了起来。 “吴大哥,喝酒。” 黑大个也很开心,端起酒碗就干了一杯。 “痛快!” 几个人交谈甚欢,酒香肉香飘满了屋子里,躺着的几个人也坐不住了,也纷纷靠近,想讨杯酒喝。 未竟也不在乎,让虎寅拿钱给小二,再买些酒来。 喝多了,话就多,天南地北的开始侃大山,未竟很少说话,只是时不时的把话题引向辽东,引向韩家。 他大体上对韩家有个判断,不同于镇北侯段安在北幽的做法,韩家更暴力一些。 对自己做辽东王的想法几乎不掩饰。 真是个难缠的对手。 喝的差不多了,约定好了时间,就离开了。 等到时间到了,三个人就驾着车,来到了王家大车店,吴老黑也装车呢,聚到一起,就要出发了。 天蒙蒙亮,赶车到了北门,要出城了。 护卫上来,要检查车子,虎寅拿了一些铜子,也算是糊弄过去,就出关了。 出了关,就是辽东了,官道不错,就是一层雪,马车走在上面,压出一道道辙。 有了十几里路,太阳出来了,气温回升了,人也舒服了一些。 就这么一路走着,中午就到了安北镇。 这是进辽东的第一个城镇。 这次,入城的检查就严格多了,所有的货物被翻开了,想给钱都没用了,收了钱只是轻一点,也不给你东西乱扔了。 检查名帖,检查的人不停的翻看着,不时的盯着几个人,最后还是放行了。 几个人找个面馆,吃点饭。 在辽东,太冷了,吃干粮太冷了,又硬。 “来十碗鸡汤面!” 就进来四个人,要十碗,大家都看着这几个人,吴老黑拉了下虎寅。 “兄弟,这是辽东,给的多,不够吃再要。” “也罢,四碗,挑几样小菜,一并上来。” 等待上面的时候,未竟的耳朵不停,一直听着其他人聊天。 “听说了吗,官府招人呢!” “招人,干什么?” “辽北那边,发现了耕地,很大一片,官府招人去开垦呢。” “能有多大的地啊?” “一人分二十亩,都是上好的地,报了名,一个人给一两银子的安家费。” “这么大手笔,是官府?” “那怎么能呢,这手笔,一看就是韩家。” “也是,官府哪会管百姓死活啊,还不如跟着韩家走,好赖饿不死。” 杨未竟默默记下来,也偷偷的把话题转向了这个政策。 吴老黑也听说这个事,原原本本的讲了一遍。 这是大事,巨大的事,天大的事,发现了新的地盘,有了耕地,可是国之大事。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