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疯狂屯下乡物资 (第1/2页)

男人愣了下,回头,满脸不可思议地看着周书瑜。 那目光中,甚至还带着些惊恐。 可他什么都不敢多问,老老实实帮着把所有手续都给办好了。 他们一行人从食品厂出来,又去房管局把房子转了下。 约定好等到知青下乡的那天,他们就可以搬进去,两家人这才分开。 “我们先去把钱存了,再去供销社吧。现在供销社人挤人,背着一包钱在身上不安全。” 许晴雅站在公交站边,跟周书瑜道。 “行。” 其实周书瑜一直把钱放在空间里。 所以看起来鼓鼓囊囊的挎包,其实里面都是书而已。 这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她还没有自信到,觉得没有人能从她身上偷走东西。 周书瑜昨天在黑市花了六百来块,又还了老邻居七十八块。 外加上今天拿到的一千三,周宏伟还的两百。 林林总总下来,她身上还剩下五千八百多块。 她只存了五千,剩下的八百多块,用来这几天继续添置下乡的东西。 等存完钱从银行出来,她们直接坐着公交去了供销社。 这是个两层楼的水泥砖房,门口写着“发展经济,保证供给”两条红底黑色的标语。 每个出来的人手里都拿着东西,人来人往得好不热闹。 里面左右两边都是一排排的木头柜架,上面摆着红白蓝三色花纹的热水瓶。 毛巾、雪花膏、巴掌大的镜子…… 床单、布料把一整个货架挤得满满当当。 售货员基本上都是女同志,买东西的也绝大多数都是女同志。 年轻点的梳着乌溜溜的两条麻花辫,年纪大点的则剪着红旗头。 在她们头顶上方,要伸手才能勾到的地方,有根长长的绳索,上面还挂着个小篮子。 许晴雅拉着周书瑜,凑到她耳边,小小声地道:“你不是说里面贴身的衣服,穿着小了不舒服吗?也给你买两身新的吧。” “买背心,我们省点钱。”周书瑜想都没想道。 她之前就想过,要把胸衣换成背心。 她现在这身材,曲线动人。 该瘦的地方盈盈不堪一握,该肉的地方山峦叠嶂。 自己洗澡的时候,都忍不住流口水,没必要再继续发展了。 队里那些婶子嘴上不饶人,又爱调侃。 她这张脸已经遮不住了,不想身材再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或是被人一直盯着看。 许晴雅皱着眉,但看自家闺女不愿意多说,也就只能放弃。 “同志你好,能帮我拿蓝灰黑三个颜色的平棉布和斜纹布,各十五尺吗?”周书瑜点着脚尖,问站在柜台后的售货员。 那人懒懒散散地看了她眼,随即露出点嫌弃的神色,“平棉布六毛一尺,斜纹布八毛一尺。你有那么多的钱和布吗?” “有,你帮我拿就是了。” 周书瑜也没有计较对方这态度,从口袋里把布票都拿了出来。 这年头一个城里人每年只有十几尺不到二十尺的布票,而一个成年人长衣长袖的一套衣服,就需要七尺布。 而且床单、被套,什么布都要从这点份额里抠。 要不是她在黑市搜刮了两轮,怎么可能买得了这么多布。 把六十三块钱和布票都给了售货员,对方开好票据,就站到边上的小凳子上,把票据和钱都放到绳索上挂着的小篮子里。 扯了下,铁夹子咻地下滑到收银处。 周书瑜探着头,好奇地看了两眼。 就看见收银员把东西拿出来,算好钱,收进钱盒子里。 再在收据上盖好章,重新放回小篮子里。 拉拉绳子,那篮子咻地下又滑了回来。 “喏,你们的布。” 售货员将捆成了一堆的布,交给周书瑜。 许晴雅开心的在周围人羡慕的目光下,抢着接了过去。 “同志,我们还想买五双油布丁鞋,两双三十五码,两双四十一码,一双三十七码。片儿鞋、五眼棉鞋各六双,每个尺码各两双。” 周书瑜把钱和票再次递了过去。 那售货员疑惑地看着她们,“你们怎么买这么多?” “这不是马上要下乡了,我弟刚好也是下到了那,那边东西肯定没我们沪市多,就一起准备了。” 周书瑜大大方方的买东西,所以也没藏着掖着。 边上的人闻言,立刻自豪地道:“那是!我们沪市货在全国,那都是拔尖的。条件好的人结婚,还要特地来沪市买结婚用的东西呢。” 售货员很快把东西和收据,都交给周书瑜。 她道过谢后,又去买了几罐麦乳精、水果罐头,还把一半的面粉票都拿出来,买了五十斤的富强粉。 普通大米买了一百斤,打算回去掺进空间出品的,六十斤精米里。 床单家里有,就没有买新的。 肉罐头、鱼罐头、各买了二十罐。 外加上红糖、白砂糖、冰糖、奶粉、做菜用的调味料,都各买了三斤。 这年头像花椒、大料每个人每月都只有半两。 她妈昨天做牛肉干的时候,就已经把家里屯着的都用完了。 周书瑜怕到了那边,这东西不好买,就干脆在沪市都给买了。 这年头缺的东西多了去,可不是有钱有票就能买到想要的。 所以她也就不考虑,买的东西都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