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住在那个地址的人有秘密啊 (第1/1页)

“怎么了?”他微微垂首,清沉温柔地询问。 周书瑜挑挑眉,揶揄道:“你以前抄过这种地方,现在还想着去捡漏?” 林少珩怔了下,随即轻笑着摇头,“那都是几年前的事了。” “啊?”周书瑜有些困惑地看着他。 林少珩这才解释,“早些年确实,这种事上管得很严,谁都不能碰。但现在国家也在收这些老物件,国外人很喜欢,京都有古董局,专门收了卖给外宾创收的。 去年开始,我们自己只要有外汇券的,也能在里面买些老物件,但要拿户口,或是工作证做登记。” 周书瑜听到这话,心在瞬间揪了起来。 他们华国在七十年代,因为古董赚外汇这事,失去了多少稀世珍宝。 不是上面不想把最高等级的留下,而是研究古玩这一行的老师傅都糟了难。 剩下半吊子的来管,出的错那就是千奇百怪了。 但这是时代的悲剧,谁都不可避免。 国际地位上不去,没有好的工业体系,生产出能销到海外,赚外汇的商品。 可偏偏他们有太多的技术,需要从国外购买。 人家只收外汇和黄金,可他们没有外汇,库存的黄金也没有多少。 刻不容缓的发展,老祖宗留下的瑰宝,二者选其一,谁能给个完全正确的答案。 “我们普通人拿着外汇券,也能买老物件吗?”周书瑜有些好奇地问。 “当然,古董局只认外汇券。买了后,会给开张证明,带袖章的那些人也没办法找麻烦。”林少珩肯定地道。 周书瑜的心顿时像是被暴击了,疼的更厉害了。 “所以你之前拿着能去古董局,买老物件的外汇券,买了两盒俄罗斯曲奇,一盒比利时巧克力,一罐古巴咖啡?”周书瑜咬着牙,虚弱地问。 “嗯。”林少珩点点头。 没敢说他还有两盒曲奇、一盒饼干、一斤古巴的黄糖。 可周书瑜看着他垂下的长睫,就猜到他那肯定还有买别的东西。 但转念想到那东西全,都被喂到了自己的肚子里。 她的嘴角忍不住抽抽了下。 四张外汇券…… 不对,是六张。 她还收了两块欧米伽的手表! 这要是去买老物件,不说买到什么顶级藏品,以后赚个几千万、上亿。 但她最起码还是能能挑到,过几年拿到海港城去拍卖,能卖到几十万、上百万的精品。 周书瑜捂着心脏,软软地靠在汽车的椅背上。 林少珩看她这样,忙将大掌放在她背上,安抚地轻拍。 “没事,我这里还有些外汇券,你想淘老物件,等我们回了京都就去。” 他看着自己身边装成死鱼的小姑娘,宠溺又纵容地哄道。 可周书瑜却只是有气无力地看了他眼。 这能一样吗? 花掉了的就是花掉了,怎么能用自己有的补。 不过眼下再心碎,那些外汇券也回不来了。 周书瑜仔细回忆了下原主的记忆,才问:“所以外汇券很容易弄吗?” “五级往上的干部,一年三节各有一张。我们家一年能有九张。不过这个跟粮票一样,会过期。” 林少珩老老实实把家底报出来,免得自己小对象因为那么几张外汇券,心疼成那样子。 “这个我知道,我自己也收了三张。”周书瑜也没瞒着。 她的到明年七月才会过期。 原本是想着等她妈在春城这边,有了稳定工作,就回沪市把户口调过来。 到时刚好可以去沪市的外贸商店,买些平时见不到的好东西。 “我们家最早端午的票还在,明年五月才过期。”林少珩迅速回忆了下。 他爷爷奶奶平时买的东西不到,每个月用不完的券,最后都会到他这里。 “那就是今年的九张都还在?”周书瑜一脸欣喜地问。 “过年的还没发,现在只有六张。”林少珩勾着唇角,轻笑道。 “没事,那等我们回去了,爷爷奶奶没有特别要买的东西,我们就去古董局试试。”周书瑜眼睛亮晶晶地看着他。 林少珩自然不会拒绝她的提议。 等周书瑜情绪平复下来,又腻歪地靠在林少珩的肩头,肖建峰才问。 “林先生、周小姐,接下来我们去哪?” 林少珩也把目光看向了周书瑜。 “去书店看看吧。我找下这边有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学习资料。”周书瑜把早就想好的目的地说了。 肖建峰方向盘一打,车子便换了个方向。 羊城书店里的人,明显比春城书店的要多。 周书瑜倒是真找到了三本,还不错的练习题册。 然后又状似随意地,翻了翻羊城地图。 等刻进脑子里后,她才拿着那三本练习册,付钱离开。 一出书店,周书瑜立刻看向,跟在自己身后的两人。 “我们去逛逛供销社吧,我刚听书店里有人说,羊城这海鲜干货。我们买点带回去,可以用来煲汤。”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