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这车子碰坏了你赔的起吗?! (第1/1页)

这种事有归卫柯达管?! 周书瑜有些诧异,但随即就想明白了,这次卫柯达的工作是什么。 之前她和林少珩是有隐晦的表达过,对卫柯达的欣赏和放心。 但没想到他会从管理汽车厂,直接跳进了国安里。 看刚刚卫老爷子那话也不难猜出,卫柯达调进去后应该已经是个小领导了。 不过他们既然都没有说,那周书瑜也不想主动提起卫柯达工作的事。 卫永安调整了下情绪,立刻笑着跟周书瑜道:“对了上次你和少珩没有去成,国外几个汽车厂商的交流会,我们的价格还是被压了点,希望这一批的订单交付完,他们觉得好用,下次我们能抬抬价。” “都可以的,只要是生产线能跟上就好。我们生产线不够,工人也不够,自然价格就得上去。他们也没有办法,不是都已经申请专利了吗?”周书瑜有些好奇地问。 卫永安有些诧异地看着周书瑜,“我们一直觉得这交不出来货,满足不了订单量,那是我们的劣势。” “华国有句老话是奇货可居。五个厂商过来,他们每人都要一万件,可我们只有一万件,那自然是价高者得。你们听他们说不买我们的汽车,因为急着给国家赚外汇,不自觉的底气就低了。 但他们不一样,他们都是逐利的商人。他们需要更好的技术,来扩大在国外的高端市场,卖出更贵的价格,所以他们最终还是会妥协。我们晚个两三月,赚回来的是更多的外汇,更重要的也是为了我们后续的好东西撑腰,不能在开头就把脊梁骨给弯下了。” 周书瑜这话的语气很随意,像是在侃侃而谈的闲聊。 但说出来的话,让卫家人的脸色都一点点沉了下来。 “对!我们这腰杆子必需挺起来!以后我们华国会有更多更好的东西,可不能让那些国外人以为,我们华国就只能卖便宜东西。”卫老爷子特别赞同地重重点头。 卫永安仔细想了下周书瑜的话,发现他们在谈订单的时候,确实是像周书瑜说的那样,太急着促成这次的生意。 也太急着想多赚点外汇回来,生怕那些国外的汽车厂商一个没谈拢,这生意就谈崩了。 不过他其实也没有办法,这生意都还没谈呢,就有好几个部门的人过来跟他套了近乎。 这边服装产业需要引进国外的机器。 那边食品产业需要引进国外的高端保鲜机器,才能让他们生产的袋装、罐装食品口感更佳,保质期更久。 更重要的是部队上领导也找过来,说是急着买别国退役下来的好东西,回来做研究开发。 可以说他们每次要跟国外做交易,那基本上人和办公室的电话,就都不能停。 但就像书瑜说的一样,汽车这么好的东西在前面打头阵,他们必需要开个好头。 要是展握了全球最先进的技术,都用白菜价来卖的话,以后他们华国又还有什么是能卖起价的。 “小周同志,你说的我都知道了。你放心,等我回去以后,会好好跟所有部门的人开会强调,绝对要摒弃那种上赶子、迫不及待的念头。” “反正你们心里有数就行,我只是随便说说我的想法。”周书瑜这话说的特别随意。 但其实心里是想着,这些东西要真以还是低价向外卖,那她以后再拿出来的东西,上交给国家之前就要先讲好,卖给国外必需是什么价格。 她这人是打心底的自私,只爱身下的这片土地,只爱自己的祖国。 愿意把东西交出来,是想造福自己的祖国,可没想过要造福什么全人类。 “不过书瑜同志,你这个什么运动型汽车,确实是让大家眼前一亮。我们之前做汽车的外观设计,完全没想到这个模样。”卫柯达提起订单,就想到那些人对这次汽车的外观,表达出来的高度喜欢。 这是肯定的呀,毕竟国外也是多孩家庭。 周书瑜偷偷在心里回道。 不过看着卫家人那一双双赞同的眼睛,她又有些不太好意思了。 只能找了个靠谱的理由,来为这个车子的造型做解释。 “我是觉得轿车的空间太小了,像我们华国一家怎么都要生上三四个。开车的和年纪最大的孩子坐前面,后排留个家长,几个孩子也好方便照顾。一辆车要在保证不增加过份的长度前提下,尽可能的把空间弄的宽敞些。” “小周这想法很好的,以人为本,才是一件商品产生的最基本条件。”卫老爷子是一点都不吝啬她的夸奖。 可周书瑜听得却心虚的,都想挖个地缝把自己给埋下去了。 不过好在卫家对她的吹捧,只持续了几句,卫柯达便提议:“书瑜同志,车子你等了这么久,现在要不要开着去转转。” “行,刚好我试试所有东西都凑在一起,使用起来是什么感受。”周书瑜确实是有些手痒了。 她这人还有一个特别就是心急,能做的事那是绝对拖不到明天。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