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周书瑜出资去海港城建药厂 (第1/1页)

周书瑜下意识看向许子骁。 虽然什么都没有说,但那眼神却已经表明一切了。 许正飞忍不住偷笑了声。 许子骁有些气急沉了沉眼,然后抬手弹了下她的额头。 “你这小丫头想什么呢!服装厂虽然是我和你大舅一起经营的,但我们也有各自经营其他产业,我就是看起来浮躁点罢了。” 许正飞对此,倒是特别认同地点点头,“你们小舅舅的脑子确实是比较活络,在做发现商机这块,他确实比我强太多。”许正飞认同地点头。 “我小舅舅可真厉害呀。”周书瑜赶忙略带几分讨好地冲许子骁笑笑。 “好了,你是我唯一的外甥女,我怎么舍得跟你这小祖宗生气。”许子骁无奈又纵容地笑着摇摇头。 “我就知道舅舅们最疼我了。”周书瑜脸上的笑容变得愈发灿烂。 不过说说笑笑地闹完了,她才正着神色道:“不是除疤,是在伤口结痂的时候敷上,能让伤口恢复普通的皮肤那样,不留下任何疤痕。但要是已经长好的疤,是除不掉的。已经形成的疤想要除掉,就得换药材,但那些药材比较贵。” “也就是说这两个药方,你都有?”许正飞有些诧异。 周书瑜点点头,“我以前喜欢去沪市的废品站淘书,运气好找到本古方的书,就带回家了。” “手写的,还是印刷的?”许正飞强压下激动地问。 这要是手写的,有很大的可能就是传承下来的,印刷的那就说明以前被很多人读过。 只不过现在华国在破除这些老东西,所以暂时没有发现这些老东西的宝贵而已。 “手写的。”周书瑜自然也明白他的意思。 但虽说这些药方是在他们华国人手上,但哪怕几十年后,也都牢牢锁在保险柜里,并没有推行。 他们被药商买下来,却并没有制作出来大规模推广。 这些利益至上的人,奉行的是一个好的商品是不能一次见效,也是不能长久不坏的。 但她相信她两个舅舅并不是这样的人。 “那书瑜,你想不想跟舅舅们合开一个药厂?”许正飞直截了当问了出来。 这东西的价格不贵,平时大家摔一下,或是烧伤、刀伤之类的,都还是愿意买的。 要是效果好的话,他们可以把价格稍稍调高些。 “可以!我们可以出两款药膏,一款是止痒、避免生疤的,一款是直接祛疤的,两个价格。”周书瑜立刻答应了下来。 她刚刚就想过了,要是她两个舅舅还有精力做药厂的话,那她是肯定要帮忙的。 “那就这么说定了,你出药方占股百分之四十,剩下的百分之六十,我和你小舅舅各占百分之三十。” 许正飞严肃地说完,立刻在心里盘算起了,开个药厂需要多少钱。 但想也知道这肯定得花上不少,以他们手上现有的流动资金是不够的。 还是得回去把值钱的东西全统计下,然后去银行评估下,看看能借到多少。 “我只出药方就占百分之四十,这对你们太不公平了。我知道你们是疼我,可你们毕竟已经结婚了,也有了表哥他们,不能这样贴补我的。”周书瑜想也没想就给拒绝了。 再说了她又不是没有钱,何必把新建个厂子的压力,全都放到她两个舅舅身上。 许正飞和许子骁皱了皱眉,但还是摇了摇头,“没事,你是我们唯一的外甥女,这么点小事,他们不会跟我们计较的。” “这绝对不是什么小事。海港城的地价那么贵,你们怎么可能没有一点压力的,就能拿出开间药厂的钱?”周书瑜也不拐弯抹角的,直接问道。 许正飞看着严肃又认真的小姑娘,想要骗她的话,到底最后是没能说出口。 “直接拿出那么多钱肯定是有些困难的,我们是打算回去找银行贷点。”他沉着声道。 “你们找银行贷,还不如找我贷。我这里唯一的麻烦,也就是这么多钱你们怎么带回去一个问题。” 周书瑜的话让许正飞和许子骁都有些震惊。 之前他们知道自己这外甥女,是需要他们帮忙卖些金子和上等药材。 但他们觉得撑了天也就是十几支上等药材,外加几十条的大黄鱼。 这样撑了天也就是上百万,但现在看样子,他们这外甥女手上的钱和东西,怕是比他们想象的要多的多。 “书瑜,你知道开一间药厂需要多少钱吗?”连许子骁的态度都是难得的认真。 周书瑜摇摇头,“我不知道,不过舅舅们可以跟我算算。” “行,你等下,我们去拿个纸笔。”许正飞点头,回房拿了笔和纸又急步走了回来。 周书阳和林少珩都围坐了下来,一脸严肃地听他一笔笔的账算过去。 “首先我们要租个场地,按照海港城现在的价格,一个月一个中型厂子的地,怎么也要一万五到两万。这种事得算的宽裕地,找人帮忙,解决村里人,还要时不时跟那些人打好点关系,那就得算到二十五万一年,租这种地方,最少也得是三年起租,那就是七十五万。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