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英雄回首,无悔人生短亦长 (第1/2页)

第73章 英雄回首,无悔人生短亦长 郭家主本身有学识,且身材高大勇猛有力,他拿出家中一些余粮很容易就加入了张献忠率领的起义军。 随后,跟着队伍一路东进,连破河南的固始和安徽的霍丘等州县,直指明朝的中都凤阳。 很快,张献忠勇猛的部队在大雾弥漫的清晨攻陷了凤阳城。 随后,张献忠砍光皇陵的几十万株松柏,拆除了周围的建筑物和朱元璋出家的龙兴寺,然后掘了皇帝的祖坟,同时将凤阳富户杀的一干二净。 在掘皇帝祖坟的时候,郭家主以前学到的倒斗知识派上了大用场,成为了此次掘坟的首功之人。 当郭家主进入皇帝祖坟后眼睛都直了,他倒斗几年都没见过的墓中珍品一次就见了个遍,本来“改邪归正”的他忽然心痒了起来,在掘坟之后偷偷藏了一些从墓中带出来的古玩。 人们都知道张献忠沉船事件,“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的破,买尽成都府”这句童谣“寻银诀”说的正是张献忠沉船藏宝之事。 后来考古专家通过童谣指引,终于在岷江口挖掘出了这个巨大宝藏。 这里出土了数万件文物,价值之高,已经不是能用金钱衡量的了,无数宝藏的出土,极大程度地帮助了我国对明代历史的研究工作。 当然这就是另外的故事了,这里只是侧面说明张献忠一路劫掠了无数宝藏罢了。 后来,张献忠部队从湖北进入河南的时候,郭家主饱受战乱之苦,带着偷走的金钱和文物临阵逃脱,溜回了沁阳老家,从此守在家里,变卖文物做起了低调的土地主。 转眼间过了两百多年,到了民国时期,也就是郭怀民父亲做家主的时代,桃林村郭氏只剩两户人家,分别是郭怀民一家以及郭怀民二叔一家。 这时候祖上留下的金银财物和那些古董也都变卖完了,郭怀民父亲与二叔从家中翻出一本泛黄的古书,也学起了倒斗的门道。 但俩人学艺不精,还没挖到第一桶金,就又惹上了一处墓中的脏东西。 俩人深知祖上经历,这要是处理不好,郭家依然会面临灭门灾难。 进退两难之际,有神仙托梦给二人,说只要在后山建庙,请进神仙并且一直供奉香火,便能化险为夷。 兄弟二人早就慌了手脚,得到梦中神仙指点后,立即着手建庙,谁知这一建庙,又留下了祸根,原来托梦的并不是什么神仙,而是他们在墓中惊扰的恶鬼。 就这样,兄弟二人将一只恶鬼供奉了起来,恶鬼借机修行,暂时留下了二人性命。 再后来二人各自成家,并且都有了后代,庙中恶鬼也没有害人,几十年间一直在庙中修行。 郭怀民十七岁的时候,正值抗日战争爆发,父亲想起先祖追随张献忠农民起义军的故事,就将郭怀民送入部队,加入了保家卫国的伟大战争之中,这或许是郭怀民父亲做的最对的一件事情,因为庙中恶鬼后来出现,差点就屠灭了郭家所有人,幸亏有功德加身的郭怀民在。 说到从戎抗战的往日经历,郭怀民脸上泛起异彩,仿佛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守卫家园、驱除外敌的壮烈景象又浮现在眼前。 这个老人握着双拳,讲述自己年轻时意气风发手持一柄鬼马刀砍下无数鬼子脑袋的壮举,仿佛带着楚千岚和蔡小白回到了那段黑暗又惨烈,但人人热血沸腾保家卫国的岁月。 “想当年,卫我祖国河山,疆场上浴血之红颜,皆不让须眉,铿锵绽放。” “想当年,疾风剑雨,我等手持鬼马大刀,敌阵中剑锋横眉,尸山里刀丛纵横,英烈风姿荡气回肠、卫国正气迎风飞扬。” “想当年,尤难忘,挥舞红旗保卫神州,于敌人鲜血中高唱生命华章。” “想当年,鬼刀斩群魔,壮士亦断腕,吾足立处,皆是丰碑,英雄回首,无悔人生短亦长。” “想当年,千场战斗吓破贼胆,我辈英灵亦在地下屠杀贼寇。” …… 老人说着,从枕边盒子中取出了三枚勋章。 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 楚千岚不懂,但蔡小白看到后立马动容,她微微颤抖着身子,居然拜服在这个老人身前。 这是两个正义之士之间的脉动,是卫道者对先辈的膜拜、是对护国有功将帅的膜拜、是对民族英雄致以的最崇高敬意。 谁说非修道者就是普通人,像郭翁这样的“普通人”全国能有几个? 怪不得后面的故事中郭翁一人守住了家族,因为护国之功,诸邪让道,无上功德,国运护体,岂是区区阴邪之物能近身? 楚千岚大为震惊,进门前自己还纳闷爷爷怎会与这户普通人家有交集,现在看来是自己大错特错,如此功德之人必定名垂千古,而郭翁看到家园收复,红旗招展,自己却退居桃林,悠然老去,这样的人,岂是如今那些沽名钓誉的宵小之辈能比拟的。 如今社会,人们都认为修道者高人一等,有凌驾在别人之上的权力,孰不知,真正的大德之人与是否修道根本没半点关系。 蔡小白更是热泪盈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