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经略四方”的平台 (第1/2页)

王阳明的确有多动症,但绝不是吹牛大王,这是王华不了解王阳明的地方。 王阳明为了实现“经略四方”的志向,他很是投入。 王阳明除了频繁地组织军事模拟外,还苦练骑射,遍览兵法,在史籍中寻找出色的军事家传记反复阅读,然后把这些人打过的着名战役在现实中还原,不停地模拟。 在模拟之外,他还极为认真地进行过实地考察。 1486年,十五岁的王阳明单枪匹马私出居庸关。 当时大明帝国的主要敌人就是居庸关外的蒙古人,他们三番五次攻击大明帝国的边疆,王阳明私出居庸关,正是为了实地考察蒙古人,希望能得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当他在居庸关外的一条羊肠小道上骑马漫行时,两个蒙古人在他不远处信马由缰。 王阳明热血澎湃,从身后抽出弓,搭上一支利箭,扯开嗓门向那两个蒙古人大喊:“哪里走,吃我一箭!” 两个蒙古人突然发现一匹马腾空而来,马上端坐一人,正朝他们的方向弯弓。 两个蒙古人从未在此遇过这样的情况,吓得魂飞魄散,调转马头,带着哭腔拍马就跑。 王阳明在后面大喊大叫,追出了几里才停住。 王阳明看着两人的背影哈哈大笑,很为自己的勇气而自豪。 不过,他这样做的目的并无恶意,他只是想练练自己的胆子。 随后,他就和当地的蒙古人打成一片,在居庸关外待了一个月。 在这一个月里,王阳明深刻了解了蒙古人的生活习惯和军事训练方式,后来还在一场蒙古人组织的射箭比赛上拔得头筹,又在蒙古人组织的摔跤比赛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当他回到BJ时,他父亲王华的肺都被气炸了。 王阳明在爷爷王天叙的庇护下才没有受皮肉之苦。 这件事不久,BJ郊区发生了农民暴动。 这是件大事,皇帝朱见深要各位大臣出谋划策,王阳明得到消息后,兴奋不已,他连夜写了一篇《平安策》,请求父亲交给皇帝。 王华斜眼看了看他,又拿过他的《平安策》扫了几眼,就扔给他,气愤地说道:“老生常谈,无济于事。” 接着,王华拿出了另一副腔调说道:“我说,你就不能干点正经事吗?” 王阳明在心里说:“我现在做的是第一等事,第一等事怎么就不是正经事了?” 王华似乎注意到了儿子的心思,指责他说道:“你四处乱逛,像个夜游神,我听说你有事没事就去逛于谦庙?” 王阳明回答道:“于谦是大英雄,当初土木堡之变,如果不是他守卫BJ城,蒙古人可能就把这座城给攻陷了。” 王华又问道:“你还很喜欢东汉的马援?” 王阳明激动地回答道:“他平定交趾,实在是天底下第一等豪杰。” 王华叹了口气,说道:“你呀,羡慕英雄豪杰我不反对,但你想过没有,人家是赶上了时势,人家有平台施展。你要真想做那样的英雄豪杰,就要读书做官,只有做了官才有平台给你施展。” 从以上的故事中,我们可以获得以下信息:因为王阳明太聪明,所以能积累起大量的知识,同时,极致的聪明也使他目空一切,把别人看得特别重的东西视为粪土,并且树立起高人一等的理想。又因为他与生俱来一种“英毅凌迈,超侠不羁”的性格,使他浑身散发着任侠情怀和要在战场上摧敌制胜的伟大心愿。 但也正如他老爹王华所说,他现在只是空想,因为没有平台。王阳明也经常问自己,施展经略四方的平台到底在哪里呢? 而这个平台,就是王阳明实现第一等事的重要场所,这也就像张其金在今天晚上的拳击比赛中,也需要利用红火集团的这个地下拳击竞技场一样,如果没有这个拳击场,他又如何能展现出自己独特的能力。 就在张其金与王阳明的对话过程中,他却忘记了,他上台的时间。直到一个粗犷的男人走到他面前,敲打了他的头一下,大声骂道:“张其金,你聋了吗?该你上场了。” 张其金这才从与王阳明对话的场景中清醒过来。 张其金没有与粗犷的男人计较,而是直接站了起来,跟在粗犷男人的背后进入了乌蒙拳击竞技俱乐部。 张其金进入拳击竞技俱乐部向四周环视了一下,只见乌蒙水上娱乐城地下一层的拳击竞技俱乐部是一个环形的建筑,比昭一中的体育场还要大,总共能容纳3000名观众。 他看到乌蒙拳击竞技俱乐部的中心搭建起来了三个擂台。估计看台上面至少有两千人左右来观看今天晚上的拳击表演。对于这个人数,在这个能容纳3000人的乌蒙拳击竞技俱乐部里,观众算是已经很多了。 张其金对于这种情况,现在也有了心理准备。通过他在丁冲办公室所看的资料,他现在已经了解拳击这一项运动,在中国也就是一项刚起步不久的冷门运动,关注这项运动的人并没有很多,但在今天晚上却有这么多人来看,这就是一件很不正常的事情了。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