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有愿力了 (第1/1页)

好书推荐: 穿越者墓园

听卓依然说展出了金缕衣,张其金不由得想起了他在《唐诗三百首》里读到的唐朝佚名所作的诗,就轻声吟道: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这首诗直译就是我劝你不要顾惜华贵的金缕衣,我劝你一定要珍惜青春少年时。花开宜折的时候就要抓紧去折,不要等到花谢时只折了个空枝。韵译就是不要爱惜荣华富贵,而应爱惜少年时光。就像那盛开的鲜花,要及时采摘。如果采摘不及时,等到春残花落之时,就只能折取花枝了。 此诗含意很单纯,可以用“莫负好时光”一言以蔽之。这原是一种人所共有的思想感情。可是,它使得读者感到其情感虽单纯却强烈,能长久在人心中缭绕,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这首诗的每个诗句似乎都在重复那单一的意思“莫负好时光!”而每句又都寓有微妙变化,重复而不单调,回环而有缓急,形成优美的旋律,反复咏叹强调爱惜时光,莫要错过青春年华。 从字面看,是对青春和爱情的大胆歌唱,是热情奔放的坦诚流露。然而字面背后,仍然是“爱惜时光”的主旨。因此,若作“行乐及时”的宗旨看似乎低了,作“珍惜时光”看,便摇曳多姿,耐人寻味。 张其金把头凑过去看了看,就说道:“金缕衣的制作技艺可算是巧夺天工了。在我看来,尽管我们现在生存的社会科技比较发达,但我想,要想像这件金缕衣一样,能够将那个时代的百姓智慧重新重现出来恐怕也是难以做到的事。” 张其金和卓依然看完新布置的陈列室里的东西后,就来到了“文光溢彩·人才辈出”展厅。 在这个展厅里,展出的都是一些昭通名人出版的书籍和绘画,其中也有张其金在《昭通日报》上发表的几篇文章和一些在国内刊物上发表的诗歌。 对于这个展厅里的东西,卓依然看起来并不感兴趣,她就对张其金说道:“我们去下一个展厅吧!” 张其金听卓依然说要去下一个展厅,他就跟在卓依然的身后往下一个展厅走去。 却就在他的脚要走出昭通当代名人陈列室的时候,一直在宇宙太极图当中沉默不语的王阳明突然说道:“智者,我感觉到有愿力了。” “什么?有愿力了。” 张其金听王阳明说有愿力了,他兴奋地就用意念问了王阳明一句。 “是的,有愿力了。” “愿力在哪里?”张其金怀着好奇的心情向四周看了看问道。 张其金现在最渴望的事情就是非常想要得到愿力。如果没有愿力,他的瞬间移动能力,就等于是摆设,无法动用。 再说了,如果没有了移间移动,他的洪荒之力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张其金更为痛心的是,他非常喜欢拥有瞬间移动这种能力。 如果没有愿力,他就无法使用瞬间移动这种能力。 为此,他的内心感到非常的痛苦。 现在,王阳明说有愿力了,这怎能不令他兴奋。于是他又十分迫切地问道:“导师,愿力在哪里?” 王阳明回答道:“智者,愿力就在这个展览厅里。” 愿力为何物? 王阳明曾说,开庙宇受人供奉,可得愿力;成将军,统一方兵士也可得愿力。作企业经营者,也可得愿力。这就是哪些知名大企业,为什么打广告越多,公司成长越快,慈善做得越多,公司成长也越快的原因,这就是愿力的作用。 看看哪些整天遭人批评,指点、丑闻不断出现的企业,为什么很快就死了,就是因为被人们的批评、指责,或者是说三道四把企业说死了。 这种情况,很像民间流传的能“咒死人”一样,意思是一个人被骂的次数,或者是指责的人多了,也是会被骂死的。 但佛家却认为,被人骂是一种消除业障的方式,但这不是要关注的重点。 那么,愿力是什么呢?通俗点来说,愿力就是有很多人念你的名字,并把你放在心中很高的一个位置,如此一来也就产生了愿力。 如果一个人在背后经常有人对你说三道四,指指点点,就会削弱你的愿力,就会削弱你的宇宙能量,从而使你出现无论做什么事都不顺的情况。 譬如大家去观音庙拜观音,上香就会祈祷观音菩萨,求她保佑。当信徒嘴里念着观音菩萨的名字,心里也虔诚地将之抬高到一个非常高的高度,如此愿力也就产生了。 在军队当中,统一方兵士,将军的话,就是天。 军令如山倒,将军一句话下,身为士兵者就必须要去做。如此一来,在兵士心中,将军就是神一样的存在,故而念起将军名字时,也会有愿力产生。 如今在昭通智人研究院当中,王阳明居然说他感觉到了愿力? 那么愿力何在? “导师,我怎么感受不到呢?” “智者,你当然感受不到了,因为愿力就在那些文章之中。”王阳明说道。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