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向上级反应 (第1/1页)

赵启山和孙福生互相看了一眼,明白乌站长要干什么了。 孙福生一甩袖子,背对着乌站长。 乌站长上次就看出了两人的不满,叹了口气,“我知道你们年轻人热血沸腾,像我们这样在满洲,活着就是完成任务。你们若是不愿意干,我也不勉强你们,毕竟没有武器,执行任务有困难,那就由我来干吧。” 赵启山冷冷地说道:“乌站长,能说说你怎么干吗?这任务是我们行动队的,行动队也是在你乌站长领导之下。” 乌站长显得极耐心,在赵启山接触的军统大小站,包括联络点、行动队的人中,还第一次见到像乌站长这样的人。 就听乌站长说道:“在许多外国人聚集区周围,在报社门前、楼后,甚至垃圾桶,都可以做一个简易装置,炸响这枚手榴弹。” 听到乌站长这种话,赵启山对乌站长的好感,刚刚闪现出了一个念头,又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赵启山道:“垃圾桶爆炸?能炸到谁,拾垃圾的,穷苦人、乞丐、儿童,还是外国人家的佣人?这也算完成任务?” 乌站长冷冷地说道:“许多新闻单位门口,都由警察站岗,你想去战斗当然容易。” 孙福生说道:“进进出出的人,也不怕伤了无辜?” 乌站长也生气了,“你们参加过几次战斗?警察局就在那,政府楼岗哨,不但有满洲警察,还有日本宪兵,满洲国军的兵营,全是傀儡汉奸,你们有胆量,手榴弹可以扔到那里!” 孙福生也不示弱,“我们上船之前,在青岛,协助青岛站别动队,炸掉了日军弹药仓库,多次与日军交手,还受到上面的嘉奖,这是有据可查的。” 乌站长起身,向外走去,“我奉天市站庙小,供不起你们上面派来的大神。”说着就向外走。 “乌站长,”赵启山说话了,“就这么走了?” 乌站长一惊,难道这两个小东西想犯上作乱,对自己不利? 乌站长厉声喝道:“你们要干什么?” 赵启山指了指他手中的手榴弹,“把它留下,你就带来一件武器,还要带回去吗?你怎么跟上面交待?” 乌站长气哼哼地把手榴弹放下,“祝你们旗开得胜,还能再见面!” 赵启山说道:“如果我们马到成功,敌人可能会大肆搜捕,我们的人要早做防范。” “我等着你们的好消息,提前写好喜报,为你们请功。”乌站长用嘲讽的口气说着。 孙福生说道:“别,别,先别写,我们可不想虚报功劳。比如人家自己拆桥,我们谎称炸桥,闹出笑话就不好了。” 乌站长和赵启山同时惊到了。 乌站长慢慢回身,他平常出来,身上是不带枪的。今天带着手榴弹,需要保护好自己,便把枪带在了身上,他迟疑了,要不要掏出枪,打死这两人?他和夏副站长丑行已经败露,留下这两人,上面早晚会知道。 乌站长手伸进裤兜,外面肥大的长衫,遮住裤兜的小左轮手枪。 乌站长看了一眼赵启山,见赵启山两眼死盯着他。 乌站长慢慢地,把手又从裤兜里抽出来,冷冷地说了一句:“我听不懂你的话,等完成任务后再见。” 乌站长走出了这个小院,给上面的电文,在他脑中有了雏形,“新任行动队正副队长,年轻气盛,不听他站长安排,执意蛮干,最后英勇殉国。” 那么有没有战果呢?这让他很纠结。如果有战果,两人成为英雄;如果没有战果,那他这个站长也毫无半分功劳。唉,两人若战死,该请功还是请功吧,他们的家属,也该享受应有的抚恤。 如果两人没有战死呢?这就麻烦了,这两人必须死! 找夏副站长商量一下,到时候该怎么办。 在乌站长想法中,两人只要有大的行动,他们不死也会被日本人活捉。那个赵启山有一点说对了,自己必须早做准备。 乌站长是东北易帜后,第一批被派往东北的人员,那时候自己也没有干特务,后来才加入力行社的。 在东北,他经历过九一八事变,进入抗日义勇军,要执行上面的命令,拉住所在的部队。还没有来得及完成任务,眼见整个部队就垮掉了。 进入了军统奉天站时,自己只是一个总务股长,军衔仅是中尉。在上面的物资、金钱支持下,奉天站有过一段好日子。 随着伪满洲国的建立,大批人变成了汉奸,到后来,那帮人唯恐投靠晚了,位置没有了。不想投靠伪满的,也想方设法离开了东北。也有家境殷实,本人又捞了一大笔钱的人,直接去了海外,离开了战乱之地。 乌站长的理想完全破灭了,他只恨自己“觉悟”得晚。 捞够了的,也有了钱给上面打点,很快就作为敌后功臣,想离开当然也容易。 最后,剩下了他和掌管报务的老夏,两人有点亲戚关系,一拍即合,合起伙“坚持在东北”,不为战斗,只为捞钱。 这期间,经常发生个别人被捕,出卖了整个组织的情况。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