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欢歌达旦呱呱坠地 (第1/1页)

看着胡歌清交接完毕,新特使带着二三十人,把胡歌清送到大门口。赵启山看了一眼,除了“大使”吕荣寰,还有吕荣寰身边的几个人,其他人都来送胡歌清。 对胡歌清不熟悉的人,小声问其他人,“他算地理学家,还是人类学家?” “应该是人类学家吧。专门研究人类演化,迁徙的学者,几本着作,翻译成十几种语言。” 马上有人接话,“他可不是专门研究,”这人把专门咬得很重,接着说道: “他还是考古学家,尤其是对中国和中亚古历史,现在是世界顶级的,直接用英文,用波斯语写作。” “这种人,跑去当奉天副市长,当什么特使,脑子坏掉了。” “大概是没当过官,过一过官瘾吧。” “迷途知返,善莫大焉。” 赵启山扫了一眼人群,在最后面,看到了小隋,她脸上没有笑容,也没哀伤,麻木没有表情,也没有任何紧张的情绪。 难道军统左副站长改变主意啦,还是请示了总部,上面没有批准暗杀胡歌清的计划?对这样级别汉奸的暗杀,不用请示总部的。 胡歌清向众人挥手道别,上了汽车。 赵启山问身边的人,“胡先生住在哪儿?” “听说住在宾馆,好像是金陵之巅。” 赵启山回到了办公室,几封外交信件,已经摆在桌子上了,赵启山迅速都拆开,每个都浏览一眼。 突然,一封信和一张照片,吸引住了赵启山。那是伪满保安局的文件,还附上了日占大连特高课的函,盖着关东洲的大印,还有一张翻拍的儿童照片,儿童名字叫张小小,安徽人。 赵启山盯着儿童照片,眼前立即浮现出张荣仪儿子的模样,敌人在调查张荣仪! 赵启山来不及多想,装起张荣仪的资料,出门离开“大使馆”。 来回折返几个回合,确认没人跟踪,赵启山来到了军统南京站。 站长几乎看不到人影,平常都是左副站长在站里,今天只有两个人在看家。好在这两人都是核心人员,认识赵启山,不用对暗号。 “就你们两人吗,左副站长呢?”赵启山问。 “今天有行动,左副站长带人出去了。” 赵启山拿出张荣仪资料,对这两人说道:“这份情报很重要,要立刻采取行动,这个人关系重大,马上向总部汇报,我最多能拖两天时间。” “明白,我马上处理,先翻拍资料。” 等这人把每页资料拍照后,赵启山匆匆赶回了“使馆”。 刚把资料摊平放好,桌上的电话铃响了。赵启山拿起电话,刚喂了一声,对方就急切说道:“黄先生,是我!” 赵启山听出来了,是胡歌清。 “胡先生,你在哪儿,有什么事情?” “有人跟踪我,应该是要杀我,一人拿枪,一人拿刀,进了我宾馆房间,我当时去了宾馆露台,回来正好看到两人进我的房间。” “你现在在哪?” “在宾馆楼西侧洗衣间对面,这里只这一部电话,还是要总机才能拨外线的。” 赵启山问道:“是金陵之巅宾馆吗,你在几号房间?” “206房间。” “你躲好,我马上过去找你!” 胡歌清:“我都不知道什么人要杀我,日、蒋、汪、满洲国,还是仇家,可我没得罪谁啊。” 赵启山道:“撂电话吧,我们见面再说。” 赵启山看表,离天黑还有段时间,赶紧出来,开上车,直奔金陵之巅宾馆。 宾馆前后都有路,前门对大路,后院有一条小路经过,有一个小角门,应该是维修工人走的门。 路过宾馆大门,赵启山看到门口一个人,是军统南京站的。转过去,小角门处有一个乞丐,赵启山没有见过,估计也是军统人员。赵启山都没有停车,直接开了过去。 离宾馆有两条街,赵启山停好车,从车上拿出一副墨镜、一顶帽子戴上,脱掉西服丢在车上,拿起一个挎包下了车。 向前走了一段距离,赵启山想着,客人进出,都走前门,前门肯定不止一个军统人员,只能带胡歌清走后门。怎样对付那个乞丐呢,要饭的真乞丐,不会守着工人进出的后门,只会在前门,向衣着光鲜的客人乞讨。 远处,又一个乞丐模样人出现了,赵启山认识,是他给钱的一个乞丐头。 让乞丐对付乞丐,这应该可以。 赵启山走过去,乞丐头认出赵启山,“刘大哥,你怎么在这里?” 赵启山对这帮乞丐,自称姓刘,和这个乞丐同姓。 “金陵之巅宾馆后门,有一个乞丐,欺负人,你认识不?” “金陵宾馆,是我们的地盘,我带人把他打走。” 赵启山道:“这小子可能还有枪,你们不能吃亏了。” 乞丐头笑了,“有枪我可以喊警察,这条街上巡逻的张哥,经常让我们办事,我们还帮他偷过洋人怀表呢。” 那个是军统的人,不能与伪军交火产生伤亡,更不能让军统的人,被敌人抓住。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