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山河破碎百感交集 (第1/1页)

最先进入奉天的,不是中国军队,而是苏联红军。在日本天皇,宣布投降诏书五天后,于8月20日,苏联红军的坦克,就轰鸣于奉天街头。 这时军统奉天站,接到总部的命令,奉天省区站,正式更名为军统沈阳站,统领辽宁地区军统工作。 毕站长别提多高兴了,走起路来都带着风。 赵启山和孙福生在房间里,正讨论着时局,小王敲门进来。 “小王,有什么事吗?”赵启山问道。 小王笑一笑,“两位队长都在这呀,我没事,不敢打扰长官的谈话。” 赵启山道:“我们没事,也是在闲谈,进来说吧!”赵启山鼓励小王,也怕孙福生多心,见孙福生在场,小王就不肯说事。 小王进屋,不好意思地笑了,“我就是想来问问,统领辽宁地区,跟十四年前有啥区别,九一八之前,我们不也叫辽宁站吗?” 赵启山不解,“看来真的没事干了,你怎么想到问这事?” 小王说道:“我是看着毕站长高兴,每次一提到这事,他笑的合不拢嘴。” 赵启山也看出来,但不想在部下面前,表现出正副站长不团结。 “是吗,毕站长那么高兴吗,我怎么没看出来?” 小王敢在两位队长面前,谈论毕站长,也是知道赵启山和孙福生,都与毕站长不和。 小王:“肯定有差别,不然,毕站长不会拿这事跟陶站长比。” 孙福生可不管那套,“区别还是有的,主要在大连站,原来大连日本占领,不是叫关东洲嘛,它是不归辽宁站领导的。这次,把大连站,划归我们站领导了。” “哦,原来这么回事。” 孙福生又说道:“打败了日本人,又来了苏联人,按照协议,大连归苏俄人管。” 孙福生的话,让三人都不吱声了。 现在大家都看出来了,苏军的军纪很不好,下面的士兵为非作歹,最突出的,就是抢东西和强奸妇女。大家都对此心情复杂,甚至是百感交集。 苏联对日宣战,确实是帮助中国,苏军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牺牲。起码苏联承认东北是中国的,承认中国对东北拥有绝对的主权。 上面要求军统沈阳站,不要有所行动,避免与苏军发生摩擦和交火。 在东北,对于中国军队来说,就是一块空白之地,原有的政权机构被摧毁了,新的政权机构没有建立,可以说是政权真空时候。 很快,就传出国共双方,全力争夺东北的消息。 八路军在敌后,从冀热辽派兵,最先到达了沈阳外围。但苏军不允许八路军进城。 马上,赵启山接到南京命令,要军统人员身穿国军服装,公开活动,表达国军在东北的存在。 在沈阳郊区,赵启山和王玉河、魏政委秘密会面。王玉河首先说道:“根据延安指示,准备从冀,鲁,热,渤海等军区,抽调十万以上部队,其中还包括新四军部队,从全国调配两万干部,进军东北,和国民党争夺东北的控制权。” 魏政委说道:“美国用军舰,帮助国民党运送部队,现在,在重庆开始的谈判,还不包括东北地区。” 赵启山冷笑,“不包括东北地区,那能谈出什么结果?” 玉河说道:“不包括东北地区,是因为有苏联的因素,苏军还占领着东北,但全世界都盯着苏联,苏联早晚会撤军。我们都希望,在重庆的谈判,能谈出结果,全国人民都能享受和平,但这很难。我们要立足打的准备,从思想上,要准备大打,甚至全面开战。” 魏政委问赵启山:“你的身份没有暴露吧?这么多年来,我们经常合作,并肩作战,你还为我们根据地,找伪警察局长,伪副市长,抛头露脸太多,肯定会引起军统的怀疑,他们都是搞特务工作的。” 赵启山道:“肯定有人会怀疑我,但还不至于认定我是共产党。” 赵启山显得很自信,后来事实证明,赵启山还是太乐观了。 魏政委又说道:“我们的部队,对外不能叫八路军,新四军,也不能称做抗联,而叫东北人民自治军。” 赵启山笑道:“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是因为苏联与国民政府签的条约吗?” 魏政委:“是的,主要是8月14日,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苏联承认蒋介石的领导,苏联将一切援助,给予中国国民政府。就是说,不能援助我们。如果我们叫自治军,这样就不会受到条约的限制,或许,苏联也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我们收缴日伪武装留下的装备。嗯,《雅尔塔协定》也是只承认蒋介石。” 王玉河插话道:“苏联根据这两个协议,还不允许我们进沈阳城区。现在,我们部队也编入东北人民自治军,称作南满游击支队。” 魏政委说道:“苏联领导人,不希望美国插手东北,同时向国民政府表示,中共没有能力领导中国,只承认并支持国民政府,说这是:唯一合法政府,苏联也不希望中国打内战。”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