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地下地上实力说话 (第1/2页)

赵启山明白,和平无望了。 “海军先遣组安全回去了吗?按照时间推算,他们应该到了。” “目前没有收到电报。还有,赵副站长,一会电文,给你送到哪个房间?” 赵启山这才想起,他已经搬到嘉美房间里,营口组这人,可能看到嘉美没跟回来,所以问他住哪间屋。 “还是行军床那间屋子吧,别搬来搬去,太麻烦了。” 一会电文送过来,跟下面人汇报没什么差别。早就知道会开战,但真要打起来了,心情还是挺沉重的。 “当”、“当”,敲门声。 “请进!” 小王推门进屋,“赵副站长还没换服装,你是没带吗,我去给你找一套。” “不用,我有衣服。你有什么事?” “营口组的人,问我们行程安排,要不要给我们准备房间,准备多少间合适?” 赵启山说道:“这次不用准备,让孙队长带一车人,明天一早出发,返回沈阳。其他人,愿意坐火车回去的,可以坐火车回去;愿意跟我车走的,可以在这里多待一天。山海关不动手,我们肯定没事;如果动手打起来,暂时我们也不会有事的,和平协议还在那里,只能是从局部开始,逐步演化成全面、全国性战争。” “好的,我去孙副队长那里,传达副站长的指示。”小王离开了。 赵启山明白,孙福生不愿见他,才打发小王过来。 国共交战,能不能只限于东北?像许多人希望的那样。但有一点常识的人,都认为不可能。东北的战事,早晚会漫延至全中国。 又有人敲门,营口组管伙房的老头,端着托盘进来,“赵副站长,不知道你在外面吃没吃饭,我给你下了碗鸡蛋面。” 赵启山一直忙,根本没功夫吃饭,没看到面条前,一点没有感到饿,看到这碗面条,马上就饥肠辘辘。 “谢谢你,我还真没有吃饭!” “哦,一碗面够不够,我再给你拿点别的?” “不用,够了!”赵启山恢复了常态。 刚才,赵启山是太忧虑了,想到战争,想到它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自己有一种难以抑制的悲伤。 既然战争已经强加在头上,那就迎接它好了。 第二天,吃完早饭,有几名队员提出,要回家看看,赵启山同意了。队员都知道又要打仗了,趁着间隙,赶紧回趟家,以后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让赵启山感到意外的,是孙福生也不跟车回沈阳,他能到哪去呢?孙福生没有说,赵启山也不愿意问,车由小王开着回沈阳。 另一辆车,自然是赵启山自己开。 早上,一身便服的赵启山,又来到了八路军驻地。一夜功夫,这支部队完全变了样,人手一支枪,子弹袋都装得鼓鼓囊囊的,有人直接扎着日军的皮带,皮带上挂着日军的子弹盒。 战士们也忙碌着,赵启山看出来,部队是准备开拔的架势。 齐政委看到赵启山,“穿成这样,是告诉我准备打仗了吧?” 赵启山回答:“是的,国军在秦皇岛登陆,你们已经清楚了,马上要进攻山海关,蒋介石已经任命了杜聿明,负责指挥秦皇岛的军队,现在到的十三军,全美械装备,还有五十二军,是半美械军,要从山海关打过来。已经命令我们军统人员,全部转入地下状态,估计在山海关要大打了。” 齐政委:“明白了,我把你的情报,也向中央汇报,由中央把各方面情报汇总、分析。” 赵启山又问道:“看来我们部队也要开拔了,下次怎么跟你们联系。” 齐政委:“我们接到命令,去锦州通往沈阳的路上设防。这也属于你们军统沈阳站范围,如果联系中断,可以通过王玉河部队,现在我们与南满独立支队,已经建立了固定联系。” “好的!” “还有几分钟我们就出发了,嘉美和孩子,跟我一起走,接到新部队,我们随船立刻去山东。那嘉美和孩子,还在昨晚那屋里,东边女同志那一侧。” “我去跟那娘俩说句话。” 赵启山敲门进屋,小念真看到赵启山,手指那些死蝈蝈,“爸爸,蝈蝈不喜欢这地方,都气死了。” 现在孩子喊爸爸,好像已经习惯了,张口就来。 “念真,现在蝈蝈们已经到时间了,他们寿命就这么长。” 赵启山想耐心地给孩子讲,但嘉美插嘴说道:“他这么小,你给他讲这些,他哪能听得懂,不如顺着他,让他把还活着的那几只放掉。” “真真,你把蝈蝈放出去吧,妈妈和……和爸爸说两句话。”说完,嘉美脸一红,自己都笑了起来。 “一想到孩子没爹没妈,我心里就难受,也难怪你手下的人那么恨我。不说这些了,你怎么知道要提前走,跑来送我们。” 赵启山也不能说是送情报,便既像回答,又像嘱咐地说道:“马上要打仗了,齐政委可能也顾不上你,你勤问一下他。如果他们没办法送你过去,就要到哥哥的地址,到国统区找个大城市,给哥哥发封电报,或写封信,要在能常住的城市,回信可以寄到邮局,你去取。哥哥要方便,也能派人去接你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