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兴师动众竹篮打水 (第1/2页)

听到赵启山的话,看到赵启山的表情,梅琴知道,赵启山是从心底里放松的,她感到宽慰,她可以尽情表演,演出什么样的剧本,都不会对赵启山产生大的伤害。 但梅琴还有一点点失落感,她想发挥影响力,能够帮一下赵启山。因为她能帮助赵启山,或者是赵启山在她的帮助下,渡过了难关,她会有成就感的,这点成就感的机会,赵启山也不给她留。 梅琴作为女人争强好胜的欲望,被赵启山激了起来,她想找出赵启山的小毛病,只为敲打一下他,眼前这个曾经爱过的人,现在仍然想去爱的人。 赵启山的态度,也激怒了老姜。在老姜看来,是赵启山贪了,但自认为隐蔽得挺好,赃物藏得巧妙。但雁过留痕,只要做了坏事,总要留下一些蛛丝马迹,我就不信找不出来。 本来,老姜准备尽量满足梅琴心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来的路上,老姜已经感觉到,梅琴认识赵启山,或者赵启山已经托到什么人,跟梅琴打了招呼。但听到赵启山是梅琴的老情人,感觉梅琴对赵启山旧情未了,心中一股醋意上涌,因为老姜也喜欢梅琴。尽管他知道,打梅琴主意的人太多,根本轮不到他,这个曾经的梅琴部下,但谁能挡住人的醋意呢! 既然你赵启山不识时务,老姜总算找到理由,整赵启山而不是因为吃醋。这样,不存在对梅琴可否交待过去的问题了。今天早晨,双组长的任命,也给老姜提供了自身底气。 老姜仍然冷笑,“你是不见棺材不落泪,今天先到这里吧,我们走着瞧!”老姜拿出组长的派头,想主导对赵启山的审查。 梅琴对老姜的做派感到不舒服,但也知道,现在双方耗下去,也确实没有必要了。 现在,从线索源头开始追查吧。 出了审讯室,开始找孙福生,但找不到他了。 找不到孙福生没关系,那些汉奸有名有姓,顺着孙福生提供的名单找就是了。 第一家,开局不顺,对方矢口否认给赵启山送礼。老姜使出浑身解数,威逼利诱,打着国民党中央执委会的旗号,逼着这人承认。 “你承认了,既往不咎,我们可以帮你摘掉汉奸的帽子;你若不承认,汉奸的帽子不但要戴着,可能还会加重,你参加伪满维持会,就可以定性为汉奸,怎么定,我们的意见,各级党部不敢不听从。” 梅琴几次制止老姜这样说,但最后发现都是徒劳的。 看到老姜如此疯狂,梅琴有点担心起来,感觉事情已经失去自己的控制,这两个组长方式,给老姜充分表现空间。 梅琴无法扭转形势,只好让小吴做好每次谈话记录。 让众人没有想到的,这人在被老姜多次威逼利诱后,竟然说出给张秘书送礼了。并把张秘书怎么登门造访,怎么给他许愿,从他这拿走什么东西,来找他几次,每次的时间,介绍的清清楚楚,让梅琴哭笑不得。 梅琴走到第二家,就碰到了孙福生。 这家人看来忌惮孙福生,再加梅琴是中央派下来的调查组,没两下就交待了细节,说是赵启山给了两个地址,他按地址送的古董,还说他只是个商会副会长,一辈子做生意,当然,是跟日本人做生意。 老姜不失时机立即问细节,知道收东西的是两个女人,一个非常漂亮的姑娘,一个年纪很大的老妇人。 “那是一个二十多岁漂亮的女人,她好像就是军统的人,那派头,唉,不说了!”说到这女人,商会副会长直摇头。 这个漂亮女人的话题,触动到梅琴内心痛处,她想知道情况。在所有人心目中,那个漂亮女人,一定是赵启山的情人,甚至是即将结婚的未婚妻。 “你怎么知道她是保密局的人?”梅琴听出这人用的是“军统”,而不是现在的“保密局”名称。 “和她聊天,一直讲军统打鬼子,除汉奸,还有炸飞机,烧汽油库,还说她也参加了。” 孙福生一撇嘴,“烧油库只有两个人,她要参加了,我去哪里啦?”众人笑了起来。 梅琴心里别提多难过了,努力安慰自己,赵启山那是找一个藏身之地,娟子牺牲了,自己又不在东北,赵启山也需要人来安慰。但又一想,赵启山早就知道她与张新白分开了,娟子牺牲后,他要再找一个女人陪伴,也应该去找自己呀,怎么找那样一个没有城府的人。梅琴开始心神不宁,浮想联翩。 那边,好像老姜在问:“赵启山怎么把地址交给你的?” “地址放在笔记本里夹着,笔记本放在桌上……”然后去做什么事情等等,梅琴根本就没有心情听了,脑子里乱糟糟的。 老姜问:“这两个地址在哪儿,你还能记住吗?” 那个副会长:“这我需要找一找,我收好了,好像放在哪个抽屉里。” 这时孙福生拿出两张纸,“先别急着找,你看是这两个地址吗?” 副会长接过来,仔细看了看,“对,没错,就是这两个地址,这地方原来都住着日本人。”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