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成长壮大鹿车共挽 (第1/2页)

为对付杜聿明北守南攻,先南后北的战略,东北民主联军采取南打北拉,三下江南,避免被敌人各个击破,成功挫败了敌人的战略攻势。 在中街药铺,赵启山见到了老魏,新任南满敌工部副部长。 “魏政委,现在部队怎么样了,你离开部队感觉舍不得吧?” 老魏道:“这还用说吗!但做敌工行当,是我的专长。部队编入辽东军区正规部队,我的年龄、身体状况,不适合随部队行军打仗了。” 赵启山问道:“部队参加了鞍海战斗吗?” 老魏:“你是说促成敌六十军,一八四师在海城起义的战斗吧?我们部队没参加,是你原先部队,从山东过来的那一支,他们是主攻部队。哦,我还听说,他们刚到东北时,武器还是你帮搞到的呢。” 赵启山说道:“还有其他同志的功劳。” 老魏:“现在我们军事斗争,已经从游击战,转变成大规模的运动战,大进大退,长途奔袭,领导考虑,我多次负伤,年岁又大,开始让我做后勤工作,还要给我配几个助手,或者做根据地建设工作,但我选择做目前工作。” 赵启山笑道:“老革命,就是勇于挑重担。” 老魏:“你嫂子随部队,担任战地医院院长,以后这里,还是老金同志负责。” 赵启山:“前几天我见到过老金,他病得很重。” 老魏:“是的,上次他在安东特高课监狱里,被折磨得很厉害,旧伤旧疾都复发,我给他派了一个助手,这人是一个猎户出身,你也认识,叫鲁大宝。” 赵启山:“鲁大宝是个好同志。但做敌工工作,你应该把小李留在身边,他虽然也负过伤,但年轻,经验足,头脑非常灵活。” 老魏笑了,“如果你提出要小李,领导肯定会给的,现在人家小李重担在肩。” 赵启山:“上次搞沉船他参加了,是侦察排长,我听老金说,立了大功。” 老魏:“民族联军成立以朝族同志为主的师,小李被调过去,担任营副教导员,兼主力连指导员。” 赵启山惊叹,“才几天时间,变化就这么大!” 老魏:“是啊,革命形势,一日千里,目前在东北,敌我力量也在发生变化,通过土地改革,我们受到了人民的拥护,战士们的阶级觉悟提高,战斗力增强,我们的力量,与敌人快要旗鼓相当了。” 赵启山:“在东北,目前敌人正规机动力量,大约三十五六万人,加上地方保安部队,总兵力四十八万左右。” 老魏:“我们的部队也有四十六万左右了,正规机动和地方部队,各占一半。关键是敌人武器优势,大打折扣。美国停止援助,国民党在东北枪械修理厂,由于我们搞的沉船,也基本上无大的作为。” 赵启山:“这我清楚,有些美械师,补充的装备,是日本人投降留下的,快要和我们处在一个水平了。不过最近有消息说,美国要恢复对国民党的武器援助。” 老魏:“我们也有这方面的消息,但美国国会讨论批准后,船运到中国,装备国民党军队,也要几个月时间。” 赵启山:“那我们最近做什么?” 老魏:“你进来时,我就说了,要了解敌人部队调动情况,尤其是否向东北增兵。” 赵启山:“大部队调动,不是几列火车这么简单,要集中大量铁路运输能力,要保证粮食供应,甚至要大量民宅。人员可住帐篷,但大量通讯器材,不能完全靠电池。我一直注意到这方面情况,没有发现异常,你可以把我这话,向民主联军总部报告,我对这情报负责。” 老魏:“不能大意,我们情报工作要小心再小心,谨慎复谨慎。” 赵启山:“我知道。另外,梅琴正在帮助他们二科,对运输官员调查,我可以让她注意这方面情报。” 老魏:“梅琴现在思想状况怎样?” 赵启山:“她一直想让我离开,跟她去欧洲,或者是到香港,她大哥没有子嗣,二哥又牺牲了,父亲不断来信催她过去。如果她不被派来审查我,她可能已经辞职在香港,或去了欧洲。” 老魏:“这些上面也了解,实际上,对她的争取,上级并没有停止。” 赵启山:“我想知道,当时在南京,我党什么同志联系的梅琴。” 老魏:“我们不可能知道,可以把你的意见,向上级反映。这件事情,你没有问过梅琴吗?” 赵启山:“没有,我怕她多心,所以装作不知道,从来没有问过她。” 老魏:“党中央撤出延安后,电报收发可能有延迟,你要多注意收音机广播。注意,诗人和野马的代号,都是你,在两个呼叫,在不同的广播频率上。” 赵启山问道:“现在党中央怎么样?胡宗南占领延安,好像给国民党打了一针强心剂,沈阳的大小反动派,欢欣鼓舞,以为他们胜利指日可待。” 老魏笑了,“国民党占了延安,身上背了一个大包袱,三十万大军困在那里,动弹不得。你想想,如果这些力量投入到东北,我们的压力有多大呀!”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