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兵败山倒鸟兽尽散 (第1/2页)

梅琴感觉好笑,你搞行动队出身,问我怎么逃出重围,但她听广播,国军可是抄了共军的后路,共军要大溃败。看到赵启山轻松的神态,梅琴问道: “你是想说国军谎报战功,彰武还在共军手中?” “不是,国军占领了彰武,攻了几天,共军为避免损失,最后撤退了。” 梅琴说:“你是认为国军得不偿失,像占领延安一样?” “差不多,如果锦州国军,能守成前几次的四平,或守成长春这么长时间,占领彰武才有意义。如果像前些日子的济南,那占彰武,就是贻误战机。” 梅琴听懂了,“济南被攻破,国军损失十万,许多军界人士评论,都说共军攻坚能力今非昔比,有多少个没想到。照你这么说,锦州城,是东北的大决战了。” 赵启山摇头晃脑,“孺子可教也。” 梅琴又说道:“那你认为锦州还能守多长时间?” “守不住几日了,总攻很快就会开始,国军锦州外围战斗,暴露了很多缺点,军队质量对比,国共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孙福生高兴没两天,就传出锦州危急的消息,顿时保密局又陷入寂静之中。 赵启山好像无事可做,再跑到童坤办公室,两人又聊起了战局。童坤对赵启山抱怨卫立煌: “我就不能理解,卫总司令抱住沈阳不放,真像那天谁说的,缩头乌龟。现在关内我军也不占优势,援救东北遥遥无期。” 赵启山道:“两个原因,一是共军攻坚能力不足,在东北比较典型的,就是前几次四平之战。二是这两三年里,我们在东北,一直吃共军围点打援战术的亏。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已经被蛇咬了两年了。两相一结合,就有这种坚守战略。” 童坤又说道:“孙福生有死守沈阳的想法,我能够理解,毕竟他老家在沈阳,他没有将帅之才。老弟也是这种想法,我感到意外。” 赵启山笑了,“不是我想守沈阳,而是我认为剿总想守沈阳,我是说按剿总战略,我们应该做的准备工作。如果我是卫总司令,我会下达和站长一样的命令。” 童坤说道:“原来是这么回事。但你说的两个原因,随情况的改变,是变化的呀,济南就是很好的例子,十万人就这么没有了。” 赵启山道:“但长春还坚守呢,等长春被攻破,这些人才能清醒。” 童坤道:“我认为这是战略指导思想上的问题。” 赵启山道:“国军习惯了,改变战略指导思想,非要总统亲自来,还要换将。” 童坤道:“你一直在东北,对经济也不太关心,从你跟我讨论的问题,我得出的这个结论。我在江浙一带活动久了,比较关心那边的形势。其实,还有一个大事情,让总统头疼呢,不然,总统早就坐镇东北,或者坐镇北京了。” 赵启山心里一愣,现在什么事情,还有像东北战场,牵扯老蒋精力?在江浙那一带……赵启山马上明白了。 “你是说大公子蒋经国,正在上海执行财政经济紧急措施,进行的打击巨商、富户、大官僚的活动吗?” 八月以来,蒋经国在上海,所谓经济管制区,以副经济管制督导员的身份,指挥“勘乱建国大队”,和“上海青年服务总队”,实行经济紧急措施,提出打老虎,惩治祸国败类,到全市库房、水陆交通场所进行搜查。凡触犯法令者,商号吊销执照,负责人法办,货物没收。并枪决了多人,包括上海警备部科长,官员,囤积居奇的商人,逮捕商人、富户64人。 童坤说道:“就是这件事情,大公子操之过急,他动了不该动的人,有些家族根本利益,是不能动的。” 赵启山说道:“你指他抓了孔祥熙的儿子孔令侃,查封了上海杨子公司?” 童坤点头,“是的,骑虎难下了!在总统和夫人的干预下,打虎肯定失败。” 赵启山道:“我确实对这些不敏感,关注不够,可能我兴趣不在这上面,但我知道收获不小。” 童坤叹了口气,“大公子的成绩,我从内部渠道所知,为党国筹集黄金近115万两,美钞3452万余元,港币1100万元,银元369万余块,银子96万余两。” 赵启山道:“这多好啊,党国正是用钱的时候。” 童坤道:“可你不知道影响将多大,一个半途而废的经济政策,还不如开始就不实行,它造成的混乱,有时是不可挽回的!其实,很多我也不清楚,但有些明白人,他们给我讲了,好像让我明白了一点。” 这时,桌上电话响了起来,童坤的习惯,就是自己亲自接电话,赵启山也就没动地方。 童坤拿起电话,“嗯嗯”两声,便只是听着,好一会儿,说了一句“明白了”,随即撂了电话。 赵启山看着童坤的表情,试探性问道:“站长有事吗?如果你有事,我先回去。” 童坤苦笑,“有事,也正好要和你说呢!蒋总统又到沈阳了,要我待命,没说要开会,是没想开到我这一级别的会。大概就找个别人开会吧。我要告诉你的,杜聿明杜长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