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惜别战友领命前行 (第1/2页)

“你怎么到南京了?”赵启山问余萍。 “说来话长,木心牺牲后,党组织花了很大精力培养我,照顾我们娘俩的生活。等有时间我给你讲我的经历,可以讲三天三夜的。我在这房间里,只能呆几分钟,先谈工作吧。” “当然,组织上对我工作有什么指示。” 余萍说道:“组织上怕你着急,反复去催促,最后被随便分配到什么地方。让你以国军英雄,多枚勋章获得者的身份,保持选择的主动权。可以借妻子在南京,暂时赖着不走,甚至拒绝执行命令,直到满足你的要求为止。” 赵启山问道:“这样能不能产生反效果?” 余萍道:“组织上分析过,应该不会,只要不过分,保密局会考虑影响的,你毕竟是他们树立的牌位,轻易不会动你。” 赵启山笑了,“毛局长跟我谈话时,我还气壮如牛,表示要上战场,要和共军大干一场,也说了要去新编练的军队。” 张荣仪道:“实际上也没有错。等徐蚌会战、平津会战都结束,解放军就开始进军西北、西南了?再说,你还用在意的说过的话吗?国军,国府政客,哪一个不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台上一套,台下一套,誓师大会上气壮如牛,上了战场胆小如鼠。” 赵启山眼前,浮现出张荣仪那圆滑的神态,可那种神态自己学不来。 余萍说道:“既然你妻子在南京,你可以以妻子怀孕为由,把不符合你意愿的分配推掉,符合你想去的地方,就接受,然后把妻子带走,或送到安全地方,甚至送到解放区。” 张荣仪道:“他的妻子,组织上已有了考虑。” 余萍又说道:“刚才这两位端菜的伙计,都是我们同志。电台不在这里,紧急向组织发报,最好提前转交内容。” “好的!”赵启山又和组织接上了头。 说完这些,余萍便离开了。 赵启山感慨,“余萍变化真大,现在很成热了。” 张荣仪道:“原来你们认识。” 赵启山说道:“她和孙福生在北平时,是大学同学,还相恋过。孙福生去了南方,辗转参加国军,进了军统培训基地,余萍回山东老家时,被土匪李木心掳上山,还与李木心结婚,成了压寨夫人。八路军开进山东时,李木心带队参加八路军。我从军统情报上得知,李木心反扫荡时牺牲,可能是部队中出了叛徒。你是怎么认识余萍的?” 张荣仪道:“我来南京后刚认识的,今天才是第三次见面。陈诚没提议我去台湾时,组织上让我领导这个小组,余萍协助我工作。我知道抗战开始时,她是进步青年学生,随丈夫参加八路军。丈夫牺牲后,党对有知识的青年培养时,送她进了抗大盐城分校,毕业后在一支八路军部队,那支八路军部队,皖南事变后,转归新四军旗下。余萍做了几年地下工作,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原来余萍是我们抗大培养出的干部。 赵启山又说道:“余萍和李木心同志,应该还有一个孩子,不知道孩子放在哪里了?” 张荣仪说道:“抗战时,在延安保育院,现在转移在什么地方,我离开军统后,就没这方情报了。” 赵启山道:“保密局情报说,延安保育院,现在在华北某地,应该在某个根据地里吧。” 赵启山和张荣仪边吃边聊,两人畅想未来,想着下一次见面,会在什么地方。最后,两人握手分别。两人都没有想到,这是两位战友的最后相见,从此天各一方,偶然想起,也只是在心里默默祝福。 赵启山和张荣仪出来,赵启山恍恍悠悠,好像喝了许多酒一样。走在门口,余萍过来扶了赵启山一下。 赵启山借机拉住余萍,往余萍身上蹭去,在外人看来,赵启山就是在揩油。 赵启山凑在余萍耳边,小声说道:“刚才忘说了,孙福生就在南京,小心别碰到他,以后少抛头露面。” 余萍道:“好,我会注意的!” 赵启山回到家,梅琴已经在家了。 “怎么回来这么早?”赵启山问道。 梅琴泪眼婆娑,“我怕你就这么突然走了,我知道这不会发生,但我忍不住往这上想。” 赵启山过来搂住梅琴,“抗战时期,在南京、武汉,你的身份几乎完全暴露,你一直坦然面对,没有一点惊慌失措;在东北,环境那么艰难,你一直乐观,为我带文件回家,不管哪次被发现,都会被怀疑,你始终无所畏惧。我的领导一直说,梅琴虽然没有加入我党,但从未间断为我党工作。你也在党通局,应该是了解我党的,我们两在一起也很久了,你也应该了解我。” 梅琴擦了一下眼泪,“我说了,我知道,但就愿意朝这方面想。徐蚌会战虽然没有结束,但国军一败涂地。现在党国矛盾重重,风雨飘摇。正、副总统的矛盾,行政院长孙科,与总统,副总统的矛盾,桂系和平主张,两湖、河南,还有一些省份也响应,但要和要战的主动权,已不在国民党手中了。现在,孙院长反对和谈,提出迁都广州,总统、副总统又反对。国防部要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