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遮掩骨龄之物 (第1/2页)

沈清洛结丹后,因骨龄问题,在外行走很容易被人认出身份。 眼下她干脆趁此机会,询问守殿长老。 “师叔可知宗门有无遮掩骨龄或者遮掩修为之物兑换?若是可以,弟子想用贡献点兑换此类宝物,最好是能遮掩骨龄。” 守殿长老笑着回道:“当然有,奇物殿内就存在此类宝物,品质不一,兑换所需贡献点差别也很大,不过沈师侄你刚刚得了十万贡献点,不管兑换何种宝物,都绰绰有余。 师侄你可去往倒数第一排木架,对应的宝物摆放在里侧靠墙的位置,一共一百多种,可慢慢挑选合适的。” “多谢师叔告知。” 沈清洛很快去到对应木架旁,仔细看了一番。 每一种宝物都做出了详细文字标注,遮掩骨龄和修为的区分明显。 重点查看遮掩骨龄之物,有的呈现玉佩样式;有的是一道护符;还有的制成了发簪项链,甚至是衣物。 品质较低的,穿戴上后,只能瞒住筑基及以下修士。 稍好些的,可以瞒过金丹元婴的感应。 至于品质极好的一类,能瞒过化神和返虚修士,模糊其感应,不过不论哪一种,对大乘和渡劫修士来说,均是无效。 沈清洛看了许久,最终选择了一块通体水蓝色的玉佩,品质属最佳,五千贡献点兑换,可瞒过返虚圆满及以下境界的修士对骨龄的感应。 兑换之后,她当即将玉佩戴上。 如此一来,便解决了在外历练被人认出身份这一问题。 大乘和渡劫期毕竟少见,纵使认出她,那些存在十有八九也不会在意,更不可能特意去说什么。 兑换好玉佩后,守殿长老叫住即将离开的沈清洛,说起了一事。 “灵贡峰上,有一座名为丹宝殿的建筑,那里记载着许多宗门前辈炼制本命法宝的一些心路历程。 老实说,宗门在这一块儿做的挺好,因为留下心得玉简,都可以获得贡献点,所以立宗万年来,那里的玉简数不胜数。 能留下来的,内容都经过严格查看,不存在误导后辈弟子的情况,如果沈师侄不急着离宗的话,我建议过去看一看,或许能有所领悟。 当年我结丹之后也去了那边,在那里待了差不多半个月吧,翻过很多玉简,当中有一些前辈记载的内容十分有趣。 沈师侄是四道同修,但本命法宝只能拥有一个,比起我们这些只修一道之人,师侄面临的选择更多,也因此,更难做出决定,不管如何,老道预祝沈师侄一切顺利。” 沈清洛听了,当即道谢。 原本她打算直接离宗,如今则暂时改变了想法,离开前,去丹宝殿待一阵也不错。 丹宝殿距离奇物殿稍远,不过沈清洛并未选择飞遁前去,而是一路步行前往,趁此时间,观察一番灵贡峰众多殿宇。 严格说起来,她这是第三回来到此峰,前两次都未久留,只兑换了宝物便匆匆离开。 峰上殿宇繁多,有些是立宗之时一同建造,年代久远,透露着古朴气息。 还有些是后来建立,两相对比,能看出些许差异。 丹宝殿属于前者,殿宇八层,里面同样有一位守殿长老。 太生宗内,金丹修士并不算少,走进殿内,时常可以看到来此的同门。 结丹后,数年乃至数十年没有本命法宝都是常见之事,沈清洛在此处见到的同门大部分是金丹初期,还有少数金丹中期。 相互见礼,打过招呼后,各忙其事。 殿内木架林立,摆放的玉简数不胜数,要是全部看完,待在此处的时间得以年计算。 沈清洛并不打算如此,她只依着心中直觉,选择玉简查看。 每位前辈留下的玉简内容各不相同,有的着重记载寻找各种炼制本命法宝材料的经历;有的侧重叙述在此过程中,一些想法的转变。 本命法宝的炼制,并不是都能一次成功,辛辛苦苦收集材料,最后炼制出问题,导致功亏一篑的例子十分常见。 仅沈清洛查看的玉简中,有半数以上记载了失败的过程。 失败最多的一位前辈,前后尝试了二十五次炼制,耗去许多珍贵材料。 看着玉简中字里行间的叙述,沈清洛能感受出这位前辈后续炼制本命法宝时自带的一股怨念。 等到第二十五次材料收集完成,炼制成功,这位前辈已是金丹圆满修为,前后耗时将近三百年...... 沈清洛在丹宝殿待了一个月,翻阅将近万枚玉简,之后做了一番总结。 将炼制过程容易失败的地方全部列出,一些自己认为颇为有用的心得则直接牢记在心。 ...... 一个月后,古月城。 沈清洛离宗的第四天,依着心中直觉,一路飞遁,来到了这座修仙城池。 此处已离开太生宗势力范围,不同于其他城池,古月城四面环山,并不设城墙,四周的崇山峻岭就是其天然屏障。 因有只吞金神兽要喂养,沈清洛如今需要大量灵石。 离宗之后,她一路过来,随手斩杀了许多妖兽,尸体全部收入空置的储物袋中。 而今来到此城,在城中逛了一圈,先后去了两个地方。 一是专门收购妖兽肉,用来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