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不知道家在哪儿 (第1/1页)

宋宁没管别人,只去了江家。 江家上次就被贼人进了家,这次竟然是全村最淡定的。 这次江婆子没哭没闹,一家人安安静静。 宋宁进去的时候,江家人正在收拾院子。 宋宁不是来叙旧的,事情说完就走了,从江家出来的时候,就听到远处传来的号啕大哭声。 宋宁叹了口气,通知了村长,她也算是完成了任务。 她只是好心通知大家,至于愿不愿意走,谁都干涉不了。 今日的南山村,彻底喧嚣起来。 妇人和孩子的哭声,凌乱的脚步声,还有焦急地叫喊声,家家户户院子里都乱成一团。 还有些老人说什么都不走,就是死也要死在南山村。 可把家里人给急坏了,哭着喊着央求。 村长没管,该说的不该说的他都说了,现在还不愿意走的,他也不会再去劝。 他家里现在也正忙着收拾东西。 说是收拾东西,其实也没啥可拿的,家里除了周令安的一些书没被土匪抢走,其他的抢的也都差不多了。 余氏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哭,这一走,她儿子的前程就毁了...... 倒是周令安看得开,安慰余氏:“娘,就算咱们走了,去了其他地方我也还能读书考试。” “这咋能一样?现在要打仗,咱们能去哪都不知道。” 说完,骂了一声:“都是宋二丫那个扫把星,她要是不回来,咱们能跑吗?” 村长脸一沉:“人家二丫是好心,那是还惦念着村里,要是别人,早就自己跑了,还能管你的死活?” 道理余氏都懂,但就是一时半会接受不了现实。 “你们先收拾着,我去趟东原村。” 余氏知道他要去找东原村的村长罗文新。 两家自从换粮食开始,又打起了交道。 以前因为两家孩子的事情,闹得很不愉快,现在想想,都过去了...... 另一边,宋宁和宋大海回了家,柳月兰和宋秀娥还在做干粮,车顶还差收尾工作,一家人不敢耽搁,赶紧做完赶紧走。 他们家一辆骡车坐不下,宋宁又买了一辆牛车。 就这样又过了两三天,李大牛赶着牛车带着赵婶子和李兴旺来了。 “二丫,我们都收拾好了,就跟着你们一起走。”赵婶子一下车就风风火火冲进来。 “好,要是没有别的事,咱们后天就走。” 人多点也好,路上也有个照应。 李大牛一家来的第二天,江家人也跟着来了。 他们家现在也没啥可收拾的,只有孙氏之前在宋宁那挣的那些钱,因为一直放在身边没有被抢走。 他们东拼西凑,终于凑够了一两银子,买了辆牛车。 宋家的小院里顿时挤满了人,家里睡不下,好在是夏天,众人就在院子里对付一晚上。 宋宁把大部分沉东西都放到空间里,车上只放了一些路上要用的,怕宋大海和柳月兰问起,只说自己有办法。 本来还准备把剩下的租金退掉,但是等过去的时候,还哪有房东的踪影?只能无奈叹气。 第二天,宋大海赶着骡车打头,朱顺赶着牛车跟在后面,宋宁朝后面扬声道:“走了。” 宋大海把骡车赶出去,后面的车都呼啦啦的跟着往外走。 出了巷子,外面已经变了天,街上乱的很,人们四处逃窜,惊慌失措。 有些人家为了多带走一些,压得牛都快站不起来了,还有的因为实在带不走,坐在地上大哭。 虽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但是眼下的情况,该舍还是得舍。 到了镇口,往哪走是个问题,现在西边和东边都没有消息传过来,宋宁赌了一把,往东走。 不过东边离得远,他们要真的走到安全的地方,估计不容易。 车少人多,车上拉着不少东西,也坐不了太多人,有几个只能走路。 出了山河镇,路上的队伍浩浩荡荡,朝远处看去,就像蜿蜒的河流,一路往前面的山口去。 众人没忍住往身后看了一眼,这一走,估计以后都不会再回来。 以前就算穷,天黑了还能说一句回家,可是以后,就算走到天涯海角,都不知道家在哪儿。 他们这些人,从村里走的时候,都到自家坟上磕了头,向先祖们告别,以后他们孤零零的,再也没人给上坟磕头了...... 越想越难过,江婆子和赵婶子忍不住开始掉眼泪。 其他人心里也都不好受,好久都没说话。 宋宁在车厢里颠的昏昏欲睡,柳月兰心疼女儿,就出了外面,让女儿能躺下歇会。 车厢里本来就不大,里面又放了不少东西,只够一个大人躺着。 柳月兰出了外面,朝后看了一眼,就问身边的宋大海:“以后咱们吃饭咋弄?” 李大牛家倒是暂时不用担心,可是江家不一样,没粮食,家里几乎所有的钱都拿来买了牛车。 他们家的粮食都在二丫手里,还不知道够不够,但是也不能他们吃别人看。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