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钱管够 (第1/1页)

周令安学赶车的这个样子,让她想起了她当年学自行车的模样。 咱也不知道为什么,两天的时间,学赶车,从车上摔下来五六次。 赶车又不是骑骡子,为什么会从车上摔下来呢? 宋宁表示不理解。 不过好在也没白摔,三四天的时间,终于是会了。 “行了,你自己练练,别把我家骡子给放跑了啊。” “你放心。” 他们房子前面是一片空地,别说,还真是个练车的好地方。 站在不远处的郑高义早就来了,站在那看了好一阵,一脸姨母笑。 石头站在身后无语,他家大人,为何如此八卦? 郑高义不由咂舌,二丫可是个好姑娘,真是便宜那小子了。 郑高义很有眼色的等周令安走了之后才去的宋家,上次说的要先把天祥县整体的样子画出来,这样才能做计划。 郑高义一来,就打开舆图,把这回新添上去的东西给宋宁看。 “这里,这些灰色部分,都是以前修的路,只是现在那些路都已经荒废。 还有这里画圈的地方,都是以前的店铺,现在也都成了废墟,还有靠近河流的地方,以前应该是有商栈的,不过现在河边坍塌,这里也没什么东西了。” 天祥县怎么也荒废了有十年了。 再加上人为破坏,风雨侵蚀,以前的东西也只能看到一些痕迹,郑高义说的这些,也只是猜测。 宋宁看了,天祥县整体呈长方形,宽的一头是山,另一头是河,长的那边一边临近江宁县,一边是永宁县。 都是接近东边敌国的地方。 宋宁不太懂城市建设,但是至少知道在靠近边疆的地方,必须得有一定的自保能力。 “郑大人,我觉得,咱们的第一步是不是应该先修城墙?咱们这里靠近东夷,以防万一,总得有防御措施,以后还得有守城的士兵。 另外,北边可以做成居民区,西边有土地,那边也可以住人,南边的那条河肯定要发展水运,南来北往的客人肯定有不少需求,所以,我觉得南边做成货运和商业区比较合适......” 郑高义听得频频点头,有道理。 “那剩下的地方呢?中间这里,还有靠近永宁县这边。” “中间的地方......其实可以和县衙连在一起,这里直接划分成一整条街,街上盖店铺还有一些玩的地方,可以供人们娱乐玩耍。” “有道理。” “这些也都只是我的设想,具体操作还是得看实际情况,而且,在这些开始之前,咱们最需要的是钱还有人力。” 光靠他们这伙人,盖城墙能盖一辈子,还有这当中花的钱,那就不是百两千两的事了,而是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两银子的账。 要是朝廷能给拨一些还好,要是朝廷不管,那就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只是郑高义好像完全没把这两件事当回事。 “这个倒不是问题,到时候直接招人,只要给工钱,人多的是,至于钱,到时候让我二弟派人来送。” 他家现在要别的没有,钱管够。 石头在心里默默吐槽,听听,不知道的以为这钱是他家大人的呢,其实都是他家二老爷挣的。 他家大人经常刚挂在嘴边的话,能拿钱解决的都是小事。 其实背后都是他家二老爷默默一个人背负了一切。 宋宁:好(壕)。 “二丫,你真的不考虑来给我当师爷吗?” 不考虑,谢谢。 宋宁地里棉花都长了三茬了,才终于赶着车朝江宁县去。 在一个没人的地方,宋宁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跳下车之前还嘱咐:“两个时辰之后,咱们还在这碰面。” 周令安虽然不明白宋宁为何要将自己裹成个粽子,但是宋宁的话,他记住了。 宋宁从怀里拿出一张纸递给周令安,里面是家里需要买的东西。 “你带着我爹把这上面的东西都买了,要是等不到我,就去暖和的地方吃点东西。” 说完,宋宁跳下车,往巷子里走。 宋大海喊了一声:“小心点。” 宋宁摆摆手,很快就不见了踪影。 周令安很想问问宋宁到底要干什么,但是一看宋大海的眼神,这句话就没敢问出口。 宋宁从巷子里出来先去了一趟医馆。 他们来了天祥县之后,唐兴怀就在江宁县的一家医馆安顿了下来。 已经坐诊挺长时间了。 江宁县的永安堂应该是整个县城最大的医馆,唐兴怀虽然年轻,但是医道高明,听说来应聘的第一天,就治好了一个老大爷的腰腿疼。 现在他腿脚也好了,脸上的伤也好了,也不知道是咋弄的,来了一个月之后,那张脸就和以前没了区别。 自从唐兴怀的脸好了之后,这永安堂每日都爆满,除了真正看病的,其他的都是年轻姑娘。 宋宁一进去,就看到排了好长的队,都是等着唐兴怀看病的,旁边的老大夫吹胡子瞪眼,都快气死了。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