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杨淑妃的想法 (第1/1页)

好书推荐: 掌元时空 特警乱明

看着此时闷不作声的李恪,杨淑妃心里瞬间闪过许多念头。 最有可能的便是前隋的那些老人,毕竟李恪,是自己这个前隋公主所生。 大唐建立,前隋皇族几乎全部死于动乱之中。 只留下一个遗腹子杨政道,被萧皇后带到了突厥。 如今身在长安的李恪,也能称的上是前隋皇族正统。 这些人蛰伏了这么久,为何突然动起了这心思。 仅仅是因为如今太子,魏王均不住宫中? 杨淑妃万万不相信,能在这么多年动乱中活下来的那些人,会这么傻! 杨淑妃想着想着,不禁瞥了一眼自己的梳妆台。 那里,还有一枚特制的玉佩! 杨淑妃看着此时身体都跪的有些发抖的李恪,轻轻叹了一口气。 “恪儿,母妃这么多年教你的,你都忘了?” 李恪头更低了一些。 “平平安安的做个富贵王爷不好吗?为何要去争那个位子?” 李恪听到此话,倔强的抬起头,目光中充满着不甘: “文我不输给李泰,武我也不输给任何一位皇子,父皇都说儿臣最像他,儿臣为何不能争!” 杨淑妃听着李恪的话,表面逐渐平静了下来,淡淡问道: “恪儿你想过没有,你身负两朝血脉,若是你以后坐上了那个位子,这究竟是大唐还是大隋?” 李恪握起自己的拳头,他又何曾不知道杨淑妃所说! “只要我得到父皇宠爱,只要我手里有了权力,只要我手中拥有力量!我就能一争,当初父皇也不是…” “李恪!” 李恪还未说完,就被杨淑妃暴怒之声打断。 殿外离得很远的宫女太监听到杨淑妃这声怒喝,都被吓了一跳。 自家主子何时对三皇子殿下发过这样大的火? 杨淑妃看着此时都有些陌生的儿子,心中隐隐有些作痛。 李恪则低着头,准备迎接杨淑妃的责罚。 “这就是你所谓的自信?看看你现在的样子!连最基本的喜怒不形于色都做不到,你拿什么去争?回去好好反省吧。” 说完杨淑妃揉了揉眉心,她觉得有些累了。 听到杨淑妃的话,李恪一愣,不可置信的看向自己的母妃。 这一次,居然没有罚自己,还在教导自己? 李恪脸上一喜,随后想到刚刚母妃的话,脸上瞬间收起笑容,变得平静下来。 “儿臣告退!” 杨淑妃看着恭恭敬敬离去的李恪,内心已然有了些想法。 她想到以前见太子和李泰的时候,李泰看太子的眼神总有些不对劲。 现在再看李泰看李承乾时的目光,只剩下了清明,缺少了曾经的…敌意? 杨淑妃觉得自己教育了李恪这么多年,还是没能阻止李恪的野心。 或许,丢到太子那,也能和李泰一般? 杨淑妃走到化妆台前,打开化妆台下的暗格,拿起其中的玉佩摩挲着。 若是最后仍旧要走上那一条路,自己,应该早做打算了。 至少…自己儿子的命比什么都重要… 甘露殿。 李二看着刚刚递送过来的密折。 贤灵宫,杨淑妃怒训三皇子。 李二看到后轻笑了两声,心中感叹,杨淑妃还是太过谨慎了些。 这些天李恪总向自己这跑,自己当然察觉到了异样。 不过是来请教武艺这方面的问题罢了,一个九岁的孩子,哪有那么多心思。 李二想着每次自己教完李恪后,李恪那崇敬的目光,不禁感到洋洋得意。 这才是父子正确的打开方式嘛! 自己文武双全,在自己孩子心中,那铁定是大英雄一枚! 哪像李承乾那臭小子,总是挖苦自己就算了,还总想着坑自己! 简直不当人子,不当人子… 只不过李二骂着骂着,嘴角不经意扬起了大大的笑容。 李二不知道的是,宫中的那些皇子公主,身处深宫内院。 心智本就比同龄人成熟太多了。 可以说,那些比李承乾还小的皇子公主,都比以前的李承乾心智要成熟。 这是为何? 当李承乾整日学着四书五经的时候,别的皇子公主都在接受自己母妃的教诲。 告诫她们的子女,不要去争宠,不要卷入皇子的斗争。 一不留神,命可能就没了。 就连四妃之一的杨淑妃尚且如此,更别说那些不受宠的嫔妃了。 更是恨不得躲的远远的,能安享晚年已经很满足了。 久而久之,那些皇子公主自然通晓许多人情世故。 也就是长孙皇后所出嫡系,思想才单纯许多。 说李二独宠长孙皇后也不为过。 长孙皇后稳坐后宫之主这是事实,没有人能撼动她的位子。 自然而然,现在也就没人能撼动李承乾的太子之位。 所以长孙皇后并没有给此时还小的李承乾灌输那么多思想。 她觉得李承乾还太小,等过几年再说。 她有自己的考虑,毕竟现在李二正值壮年!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