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博陵崔氏 (第1/1页)

好书推荐: 掌元时空 特警乱明

对于程咬金的突然离开,站在台下的姚姚虽然感到疑惑,却也不敢有其他动作。 只能默默低下头来,毕竟公堂上还有一个人。 而且她刚刚偷偷瞥过一眼,虽然没能看清他的样貌,不过却能看出他的年轻。 这样的年纪,能坐在那样的位置,身份一定不简单。 李承乾见姚姚低下头去,顿时玩心大起,背负起双手,悠哉悠哉的来到姚姚身前。 随后压低声音,用着略带沧桑的声音开口询问: “咳,你姓甚名谁,家住何方。” “姚姚,姚家庄。” “家中几口人,芳龄几何,可曾认识一个叫李高明的美男子。” “家中四人,今二十,李高…额……” 姚姚说着说着,突然感觉有些不太对劲,不由的抬起了头。 李承乾的笑脸映入了她的眼帘。 姚姚下意识的后退了一步,俏脸上满是震惊,很快,她反应了过来。 “你…你是高明?” 看着姚姚脸上不可置信的模样,李承乾将愣住的姚姚拉到一边坐了下来。 “姚姚姐,这才几年不见,就不认识我了。” 听着这熟悉的称谓,姚姚这才确定,面前的这个少年,真的是几年前的旧识! “你,你怎么在这儿?” 姚姚惊喜的看着李承乾,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李承乾看着笑靥如花的姚姚,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才是我记忆里的姚姚姐。” 那个笑起来仿佛整个世界都为之变色的姚姚姐。 李承乾心里默默补充了一句。 姚姚白了李承乾一眼,整个人此刻都放松了下来。 虽说她与李承乾只相处过几个月,不过因为期间发生的一些事,让他们的感情似亲姐弟。 “你还没说,你怎么在这?还有还有,你怎么……” 姚姚说着,用手指着公堂上方的位置。 李承乾抿了抿嘴,犹豫了一下,讪讪开口。 “刚刚那位是卢国公,是我伯伯。对了姚姚姐,你这是怎么回事?” 见李承乾指着自己的衣服,姚姚默默低下了头。 “姚姚姐,说出来,或许我可以帮你。” 姚姚看了看李承乾,犹豫了片刻,才缓缓开口。 “其实我也不太清楚,一个月前,当我回到这里的时候,姚庄的青壮年大多进了山……” 随着姚姚的讲述,李承乾也渐渐知晓了整个事件的经过。 和自己推测的差不多,姚庄百姓田地被收,积蓄也被几个员外卷走,这才被迫入山为匪。 不过这种事发生在大唐极其偏远的地方还可以理解,发生在清河县,太过匪夷所思。 虽然如今清河崔家没落,但他们的根并没有死,他们的家族还在。 弃自己的声誉不顾,这不是世家的作风。 “薛仁贵。” “属下在!” 薛仁贵应声而进。 “去县衙存放卷宗的地方,我让他们查的东西,让他们立刻送过来。” “是!” 薛仁贵走后,李承乾转过头,却见姚姚一脸诧异的盯着自己。 李承乾摸了摸自己的脸,看向姚姚。 “怎么了姚姚姐,我脸上有东西么。” 姚姚摇了摇头,只是目光仍旧一直盯着李承乾看个不停。 “感觉高明你,变了很多。” 李承乾笑着摇头,坐到了姚姚的对面。 “姚姚姐也不是以前的姚姚姐了。” 李承乾再次见到姚姚的时候,就感觉到了姚姚的变化。 她的眼中没有光了。 姚姚沉默了,过了许久,她才再次开口。 “山上的人,会怎么处置。” 李承乾摊了摊手。 “这要看程伯伯的意思,虽事出有因,不过毕竟触犯了唐律,你父亲他也在里面,是吧。” 姚姚点了点头,但她并没有多说什么,从刚刚的对话中,她明白李承乾的为难。 舒缓了一下情绪,姚姚疑惑的看向李承乾。 “你见过我父亲?” 在她的记忆里,那时她孤身在外,李承乾应当没见过自己的父亲才是。 李承乾笑了起来,眼中的感慨一览无余。 “第一眼见到你父亲时就感觉似曾相识,不得不说,你和你父亲,长得很像。” 姚姚轻轻一笑,她明白,李承乾在缓解气氛。 很快,薛仁贵匆匆赶了回来,他的手中,还拿着几本卷宗。 “殿…公子,都在这了。” 薛仁贵说完,看了看姚姚。 李承乾顺手接过卷宗快速查看起来,似乎察觉到薛仁贵的异状,漫不经心开口。 “自己人。” 薛仁贵点了点头,这才开口:“公子,之前您让查的清河近期的三位县令,已经全都调查清楚了。” 李承乾头也没抬,继续翻阅卷宗,姚姚坐在一旁有些坐立不安。 “今年第一任县令崔雨和第三任崔青山都是清河崔氏的人。” 李承乾翻阅卷宗的手顿了下来,眉头渐渐皱了起来。 “第二任崔青山不是清河崔氏的人?” 薛仁贵从怀中拿出一件信封,递给了李承乾。 “现在是清河崔氏,以前……是博陵崔氏。” 李承乾打开信封,看完之后,轻笑着摇头。 “这狐狸尾巴,可算是露出来了。”喜欢大唐:太子的轻松日常()大唐:太子的轻松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