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家书。 (第1/1页)

夜色将深,栖迟阁的灯火却通明。 青时端了热水进来,彼时颜姝宁还倚在榻上闲散的翻身手里的书册。 “小姐,该歇息了。”青时拧了一条热帕子,回头无奈的把房间的木窗给关了。 “这样凉的天,小姐还整日开着窗子,小心着了凉。”青时数落着,把手里的热帕子递了过去。 颜姝宁没什么精神的应了一声,“总觉得近日里燥热。” “将要下雨了,自然是会燥热的。”青时吹了外厅的烛火,“小姐您这几日睡的越发晚了,今日还是早点儿休息吧。” 与其说近日,不如说是自从他们殿下走了之后,她家小姐就提不起精神来,做什么都蔫蔫的。 青时给颜姝宁放下了四周的床帐,在旁边点了安神香,但是却没有立刻离开。 过了不久,果然听到了床帐中翻动被子的声音。 青时叹了口气,“小姐,您睡不着?” “嗯.......”颜姝宁翻身坐了起来,“帮我把烛火点着吧,我起来看会儿书。” 青时无奈,只好又点了屋内的烛火,“回头奴婢去医馆给您求个安神的药方来,这样一天天熬下去,非要把身子熬空了不可。” 颜姝宁披了衣服下来,“哪里就那么弱了,我每天也有休息啊。” “那怎么能一样。”青时道,“先前小姐总是一副懒猫样儿,无事便会打个盹儿,现在晚上都休息不好了。”她调笑道,“是不是在忧心殿下呢?” 颜姝宁懒懒的靠在窗边,嘴角微微勾起,“是啊,毕竟.......战场上刀剑无眼的。” 从前她出征,从未有过这样的感觉,哪怕是知道战场凶险,也从未觉得生死于她而言有什么。 不像此刻,她才明白,为何娘亲生前总是站在城楼之上,一遍又一遍的目送着他们上战场,原来竟会是如此的感受。 后半夜的时候下了雨,院子里的枯叶落了一地。 踢踏.......踢踏。 一匹骏马冒着细雨,湿气沾了一身。 “吁!” 骏马前蹄高高扬起,重重的落在地上。 穿过层层守卫,于栖迟阁前,颜姝宁正在檐下煮酒,湿气太重,先前于战场上的时候习惯了煮一壶黄酒祛湿一祛湿气。 “禀告娘娘,有前线来的家书。”那侍卫恭敬的之前。 啪嗒一声。 颜姝宁手中的酒杯应声落地,沾上淡薄的湿泥。 下一刻,颜姝宁便从那侍卫手中接过保护完整的家书,“下去换身干的衣服。” “多谢娘娘!” 檐下的风大,颜姝宁拿着信回了内室。 棕黄的信封用黑色的火漆封的紧实,上面工工整整写了四个大字:吾妻亲启。 颜姝宁淡淡的勾了勾唇。 拆开信封,里面除了两页信纸,还有些枯乱的杂草。 “嗯?”颜姝宁疑惑了一声,拿出来才发现,那团枯草是由战场上特有的蓬草编织而成的一个同心结。 从前在苦寒的边境,周围大都一片荒芜,只有这蓬草最常见,细丝坚韧,有时还被用来打磨缝补衣物。 久而久之,边境上的人便以此作喻,用以称赞军士坚忍内敛,有这蓬草的地方,必不会有败仗。 颜姝宁自是熟悉这东西,手指抚过手里的同心结,依稀可见打这结之人手艺笨拙,并不熟练,结打的歪歪扭扭。 颜姝宁笑了一声,将这东西放在了一边去拿那两页信纸。 殷寒咫一介武将,字写的却是不错,比起她大哥,简直差别分明。 吾妻晚晚: 暌违日久,拳念殊殷。 今下安定,勿念岂及,知夫人心思甚笃,同聊悬念。 ...... 颜姝宁忍不住笑,这人还真是,就这么肯定自己会想他吗? 颜姝宁接着向下看。 “今察秋重,心思京都更甚,望尔添衣增褥,妄莫怠懒。” 然后写信之人像是顿了一下,笔尖在纸页上落下一点墨迹,“吾在其旁,自当教唆,而今相隔甚远,善自珍重。” 颜姝宁笑了一声,“啰嗦。” 平日在府中日日管着她也就罢了,在信中还是如此。 不过她还是第一次收到从战场上来的家书,从前都是她和亓闫磨着父亲给娘亲写家书,吵吵闹闹的,谁都要写上两句,杂乱不堪,总是要被她父亲数落几句才走。 现在想来,当初娘亲收到家书时,竟是如此的心情。 “亓将二人,顺遂安好。长思深念,万盼早归。” “言不尽思,再祈珍重。” 书信后还带了一张简单勾勒出的红梅。 颜姝宁将这封信收在了桌上的匣子中,连带着那枚同心结一起,小心的封上了锁。 与此同时,边塞之上。 天上的乌云压的极低,天色昏暗阴郁,将是要下一场大雨的意思。 炉鼎里的炊烟被风吹的四散,校场上却围了许多的人。 刀剑相接,划过袖腕的护甲,两人动作没有丝毫的犹豫,剑刃闪出火光。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