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李品仙其人 (第1/1页)

好书推荐: 道家祖师

1938年的某天,国民革命军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李品仙坐着小火轮,沿淮河顺水而下,在正阳关码头泊船靠岸。 正是春寒料峭的早春,淮河两岸皆是光秃秃的山野,一群群的老鸹绕林盘旋,行动诡秘、乖戾…… 唐明友、陈布林,还有商会会长马步声站在正阳关西的码头上恭候,已有多时了。 就见精瘦精瘦的李品仙,还有微胖的参谋长何宣走出船舱,通过伸向码头的跳板,慢慢走上码头的埠头。 他们的身后,是一大群随从。此时有一个年青人快步走向唐明友他们。 “请问你们是……”年青人问道。 正阳西关的码头只停泊商船,而不停泊客轮,所以码头上只见搬运工人,而见不到旅客的身影。因此,不管是走上埠岸的李品仙、何宣及随从,还是恭候在码头的唐明友、陈布林和马步声,都非常醒目。 看到缓缓走来的李品仙和何宣,唐明友等人自动组成一个欢迎行列。 见年青人询问,唐明友答道: “在下寿县县长唐明友,率属下恭迎李总司令。” 年青人闻罢,“卡”地一个转身,朝李品仙等人跑去。 “报告总司令,寿县县长唐明友偕同属下恭迎总司令。”年青人又是“卡”地一下立正报告。 “唔!”李品仙在鼻子里“唔”了一声,继续住前走。 “李总司令好!李总司令辛苦了!”唐明友趋步向前,来到李品仙面前,将腰弯至九十度,恭敬地问候。 “哦,唐县长辛苦。”李品仙像是礼节性地伸出手与唐明友握,随后把手一摆,介绍了紧随其后的参谋长何宣: “这是集团军参谋长何宣将军。” “何参谋长辛苦!”唐明友照样恭敬地问候。 何宣热情些,他伸出手握着唐明友的手说:“唐县长,今后多有打扰,请多多关照!” “荣幸之至!荣幸之至!”唐明友赶紧说。 唐明友也向李品仙和何宣介绍了陈布林和马步声。 “这位是敝县警察署长陈布林。” “这位是商会会长马步声。” 李品仙和何宣与陈布林、马步声一一握手。 唐明友欲直接将李、何二人接至寿县万福楼,为他们接风洗尘。 李品仙唤那年青人:“余庆生,你随唐县长去,准备好后,再来接我们。” 那个叫余庆生的年青人赶紧立正回答:“是!总司令。” 何参谋长解释:“唐县长,请先行一步,总座还有军务要处理。” “愿听钧命!”唐明友见状,恭敬回答,然后就和陈布林、马步生与余庆生先行往寿县赶。他们将在寿县万福楼为李品仙准备接风洗尘的酒宴。 第十一集团军辖第七、第三十一军和第四十八军三个军共六个师的兵力,是桂系的主力部队。当时驻扎在寿县的除总司令部外,还有第171师。 李品仙(1890年4月22日-1987年3月23日),字鹤龄,广西苍梧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保定军校毕业,在老同学唐生智手下从排长升到军长,唐生智兵败瓦解后投靠桂系,靠着和白崇禧的同学关系稳步上升。 抗战时期出任11集团军司令,在黄绍竑出走,廖磊病死后,他在桂系中的排名仅在李宗仁、白崇禧之后。 李品仙治军比较有方,尤其是抗战时期的188及189模范师,即为他一手培植。 李品仙曾任第十战区司令,安徽省政府主席,去台湾后任邻长(即街道主任),1987年去世,享年98岁。 作为一位战区司令,他在指挥与日作战中还是功不可没。 据史料称,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揭开了中国全面抗战的序幕。桂系军队奉命开赴抗日前线,李品仙加上将衔被任命为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下辖第七、三十一、四十八军三个军。 9月中旬,第四十八军由军长韦云淞率领向淞沪战场开拔,参加上海保卫战。 10月初,李品仙在桂林检阅第七、三十一军,作好开赴抗日前线的准备。11月升任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仍兼第11集团军总司令,协助李宗仁、白崇禧进行徐州会战的战略部署。 1938年3~4月间,李品仙令第31军在津浦路南段打击日寇,将津浦路南段截成数段,围歼孤立之敌。日寇在北进中已先后损失2000余兵力、战车百余辆。 由于李品仙在津浦路南段正面战场,以防御战拖住了北上之日寇,延缓了日寇南北对进会攻徐州的计划,从而为李宗仁集中第五战区主力在鲁南台儿庄地区围歼日寇创造了有利条件,取得了歼灭日本华北方面精锐部队矾谷、板垣主力一万余人的大捷。 1938年6月下旬,李品仙被任命为武汉防卫军第四兵团司令,下辖6个军14个师1个旅,担负大别山及其以南地区的防守任务。 他上任后,即亲率一班卫兵,不顾敌机轰炸,前往黄梅前线视察,途中其座车遭日机轰炸,幸亏他提前一步下车躲避而幸免于难。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