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世事经年 (第1/1页)

春寒料峭,乍暖还寒。 在入春没多久,就有载着各种物资的上百辆大车慢悠悠的来到河阳城。 从此往后,几乎是隔三差五就有各种大车、马车、商队前往河阳城。与此同时来迁徙来了大量的百姓。河阳城也开始了大范围的扩建。 这一切,都是因为大凉入侵,大离战败。现如今除了朔州一地,其余的州府皆是陷入了战火,危在旦夕。 离朝皇室传承九代,已经日薄西山,此时更是没有一战的勇气,所以宁愿偏安一隅,迁都河阳城。以后国土仅在朔州一地。 皇室、朝廷、百官、百姓大量的迁徙进来,河阳城热闹起来了,但也更乱了。 在此之前,河阳城明面上有祝君寒主持大局,背地里有顾大佛爷威震四方。但是离朝迁都之后,还带来了各种衙门、府司、机构,各种各样的人都开始四处扎根。 祝君寒原本是河阳城玄衣官捕的总捕官,现在则是变成了五城司卫戍官,可以说是一降再降。 而关于顾大佛爷的传闻,也逐渐被朝廷所知晓。 此时河阳城的内城,原本被圈禁的王族已经被驱赶到其他的地方,现如今这里是大离的皇庭。 离朝世宗今年五十七岁,酒色财气早已经将其掏空。此时歪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的百官。 丞相徐斯说道:“陛下,现如今离朝已经迁移到朔州,河阳城之名,不符合我离朝气魄,应该更名。这是臣等商议的新名字,请陛下过目。” 宦官把名单呈上来,世宗看了一眼,说道:“都很不错,不过我大离经历战火,百姓希望安居乐业,新都之名......太平府。” “陛下圣明!”百官齐贺。 但这只是一个引子,真正要说的事情还没开始呢。 世宗目光无意中扫了一个言官一眼,那言官马上说道:“陛下,现如今太平府已定,应以气吞山河之势,扫平朔州,以证陛下神威之浩荡,正气之乾坤。” “听闻太平府中,盘踞着一股邪祟,以所谓的传音海螺为法器,传播靡靡之音。长此以往,百姓无心耕种,商贾无心经商,此乃坏我朝廷一心的大敌。比起那西凉小国,也是一般无二。恳请陛下,灭其道统,以儒家至理教化朔州百姓!” 另一个官员站出来说道:“听闻邪祟之首,自称顾大佛爷。但一身妖魔之法,真的是败坏了佛门声望。陛下必须要诛杀此獠,为民除害。” 百官开始议论起来,但基本也都赞同。 丞相徐斯站在一旁没有说话,只是内心一叹。 这一次不仅仅是离朝对顾大佛爷的压制,更是儒家人为了报复斩气运的回敬,势必要把这位太平府地下皇帝消灭掉。 虽然之前祝君寒汇报过顾大佛爷的实力深不可测,但是朝廷百官依旧认为,以一朝之力,碾压一个顾大佛爷是没有多难的事情。虽然有“斩儒一缕”的佳话,但那只能证明其天赋才情,而非实力。 况且,就是因为有这样惊才艳艳的天赋才情,还不是儒家中人,所以才应该提前出手。要不然未来儒家根基,说不定就是被这种人给撼动的。 徐斯不是儒家之人,他虽然读圣贤书,但是以法家为内核。所以对于儒家百官的群情激愤,只是看在眼里。 世宗看着百官,心中也知道这群人是怎么想的。其实原本他是想招安这所谓的顾大佛爷,毕竟来到太平府后,那海螺他也见过。 不得不说,真的是一个好东西,让世宗这种坐享皇帝之福的人都大开眼界,里面的知识点让他感觉自己见识少了,格局小了。 这样的家伙,是个好走狗。虽然这么想着,可是百官的态度不好直接回避。于是世宗说道:“传令下去,命令顾大佛爷以三天为期限,到内城负荆请罪。舍弃海螺妖法,上交朝廷。朕允许他受宫刑,为朕身边左右为奴。若是不来,格杀勿论。” “陛下圣明。” 百官都没有什么意见,毕竟那传音海螺之妙,真的是让所有人大开眼界。现如今虽然嘴上说顾大佛爷一万个不是,但私下里谁家枕头下面没有藏着一个传音海螺?要是这样的人为朝廷所用,那大家都是享福的。 也不是这群人自大,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大离现如今也有军队,还有供奉的一些门派,其中不乏修行者。哪怕就是用数量去堆,这区区顾大佛爷也不足为虑。 朝会结束,这一条政令传扬出去。 五城司府衙中。 祝君寒听闻了这样的消息,不由得哈哈大笑。只是这笑声中带着无尽的嘲讽。 原本他前途光明,但是因为是“斩儒一缕”事件的一员,所以被朝廷排斥贬官。但这也没有什么,他其实也后悔那时候的挑衅。 可是此时听到离朝新的政令,只觉得这大离朝真的是活该灭亡。 “那样的人物,你们也想让他为奴,真不知道你们是天真,还是无知。”祝君寒摇摇头,提起了佩刀,慢悠悠的往外走着。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