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很厉害嘛,看来不能轻视现在的小孩儿了 (第1/2页)

漫长的暑假到来,南禾在家里自然不是无所事事。 进入七月份,雨量丰沛,长条岭谷地形带来的昼夜温差和充足的光照,使得水果尽数成熟,糖分层层积累。 漫山遍野都是飘着果香的桃、李、杨梅、西瓜、葡萄和香瓜…… 到这个时候,村里的大人们就要开始忙着采摘和联系销售了,多数时候还得外出。 三年前,村里成立了一个小规模的农业公司,最开始主营蔬菜和水果的生产、运输和销售。 十来家人共同持股,手续齐全后还推举成立了名义上的各部门负责人,实则大家都是农民,谁都差不多。 好在涉及的事务都比较单纯,也不算很难,大多数读书多一点的叔伯都可以搞定。 堂三叔的女儿大学毕业后不想到外面工作,直接回了望舒村。 南禾听她倾诉,说自己不喜欢上班这种按部就班被束缚的感觉,所以她选择在公司的“总部”兼职,负责一些记账和发货的工作。 还算清闲,除非大家实在不懂的地方是由她做,其他的都是互相帮忙, 比如南政就会协助处理财务工作,他读过书,记性好,脑子又灵活,运算能力也很强,大多数账本他都能一目了然,自己又开农家乐,大家都相信他的能力。 这个公司外表看着凌乱,实则并非真是一盘散沙。 他们会定期聚在一起开会讨论、核对账目、全范围实地巡查、监测产品生长成熟情况、提前找销路……也算是个简陋版的董事会了。 平时大家都有事忙,果子和蔬菜成熟也有较长的空闲期,谁也不愿意专职守着它们; 有些蔬菜的采摘季很短,几个人短时间又忙不过来,最后干脆决定不要专职,全部排班轮流负担这些工作。 同时还遵循“术业有专攻”的原则,因此并非一成不变地分配绝对相同的任务。 去年开始,因为大棚技术的改进和经验的不断积累,公司已经可以做到一年四季都有产出,尤其七八月份硕果累累,最是忙碌。 有了技术和产量,慢慢增加了很多经营范围。 容易运输和保存的核桃、花生和冷泉米等农产品还开通了网络销路,接单包装发货……更是忙上加忙。 有时候轮到南禾家,爸妈就走不开,毕竟七八月份也是农家乐生意正好的时候。 在征得其他人的同意后,南禾就不可避免地被推上来顶替父母的部分工作。 除了销售和开春选种必须让大人出面亲力亲为之外,一般的事务,都可以由南禾代劳。 比如,跟车去县城交货、完善某种手续、买一些打包材料、发快递和领货款…… 即使大多数时候只需要凑个人数,即使跟那些叔伯们关系好,基本等于跟着玩儿……但去年刚开始的时候,南禾还是有些不适应。 好在有南停云跟她一起,有同伴就什么都不怕。 南停云是南禾的发小,两人从幼儿园到小学毕业都在同一个年级同一个班。 村里的乡邻关系都近,加上几乎全是同姓,所以在他比南禾小整整一岁的情况下,却从来不听大人的话叫姐姐。 南禾也不介意,毕竟两人八辈往上的祖宗才有可能是亲戚,现在已经没什么血缘关系,她也不想认下这个从小就张扬的弟弟。 南彦跟他的关系也很好,年纪相仿的男孩子之间总是有很多共同话题。 从南禾有记忆以来,南停云的爸爸就在沿海工作,一年回一次家,但南禾从没见过,所以他妈妈撑起了家里的全部。 这一两年他们都长大懂事后,南停云也被迫接过了家里的担子。 跟南禾差不多,他假期也会跟着其他叔伯婶娘一起外出,只是比她更多,南禾有爸妈可以轮流,算是“兼职”,但他是“全职”。 八月初,南禾跟南停云像往常一样跟车去县城交货,同行的还有三个叔叔和一个婶婶。 一共三辆中小型货车,六个人两两一组。 这次是嶙川县人民医院采购的暑期福利订单,脆桃两百箱、香瓜四百个。 中午太阳正是毒辣的时候,一行人终于到达县医院停车场。 有人接应,院方的采购部门随机抽查了几箱,确认质量后开始卸货。 南禾跟南停云也不小了,自然也没闲着。 三个叔叔出力最多,卸到最后十几箱的时候大汗淋漓,精疲力竭。 挂着蓝白色工牌的采购部专员是个看起来很好说话的中年男人,此刻正担心他们中暑…… 于是他建议派两三个代表跟他们去财务部结尾款,剩下的几个人到休息室等待。 三人实在力竭,决定让南禾、南停云和那位婶婶一起去,三个人还能出什么问题? 专员先生显然有些疑惑,“这俩孩子能行吗?” 坐在台阶上边扇风边大口喘气的三叔回道:“别看他俩还是孩子,人沉稳又聪明,跟着我们也跑了不少回了,没问题。” 赶鸭子上架,南禾也只能听从,听过三人的反复叮嘱后,跟着人到顶层去了。 路上,专员先生开始跟他认为凑数的两个小孩儿闲谈,“你们俩知道等会儿要做些什么吗?” 南彦简短说了一句:“收款。” 南禾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