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锦垣市?求医问药记 (第1/2页)

夏木安艰难起身跟老师请假,说他下午四点左右外出有事,说清具体去向后老师也欣然同意,只是反复叮嘱他要注意休息。 —— 周日下午五点,南禾罕见地出现在教室,她今天特意来得早,想知道两天过去了,夏木安回来了没有? 沈恬的事,万老师和黄主任又解决了吗? 半小时后,一向晚到的夏木安自然还没来,宋晚秋倒是来了,南禾忍不住好奇地简单问了她沈恬的情况。 宋晚秋告诉她,星期六老师开导她很久之后好像恢复了正常,现在不哭了,只是依旧一言不发。 南禾纳闷,她这到底是解决了还是没解决啊? —— 于此同时,夏木安提着一个布包举步维艰地出现在了肿瘤专科医院的三楼大厅里。 来之前他跟大伯母的哥哥联系好了,他今天不值班,五点半下班,两人约定先在他办公室这层楼的大厅里等他下班过来会面。 正当夏木安百无聊赖地按压着自己酸痛的手臂和大腿之时,右边走过来一个身材中等的男人,来人身穿黑色外套,很有权威医生特色的光额头之下是一副金边眼镜。 他率先认出了夏木安,随后和蔼地伸手,“你好,夏木安!” 夏木安愣了两秒之后立马撑着椅子的扶手站起来回握,“您好王叔叔,我是夏木安!” 男人看着他放在地上的包裹,道出谢意,“一路辛苦了,这么远来参加比赛还想着帮我带东西。” “没有没有,顺路嘛。”夏木安自然不敢应下,等会儿该他说谢谢才是真的。 两人边说边走,到楼梯时夏木安扶着栏杆往下,王医生疑惑地问他:“你这是怎么了?” “上午跑了半程马拉松,肌肉酸痛,过两天就好了。” “该休息的,还跑来跑去,真是辛苦!” 王医生说什么都非要请夏木安吃饭,他推脱几句只得跟着他开始寻找餐馆。 又聊了几句之后,王医生主动提起来他妹妹拜托他的事,开始问夏木安具体情况。 夏木安把南禾舅舅是肝癌中晚期,并且县医院医疗水平有限的事情说了,又大胆推断他很需要做介入手术,不过他也不确定,需要等他回去问南禾。 王医生是个很爽快的人,一向秉持救死扶伤是他的责任。 他对县城医院的治疗手段也有所了解,明白那里做介入手术绝对是暂未攻克的难题。 他认同夏木安的义举,并表示这是小事一桩,让夏木安回去之后要尽快把病历发过来,他好尽快预约挂号、安排就诊。 夏木安激动之情难以言表,连连道谢,替南禾道谢,替鲁单道谢。 王医生挥手表示不在意,他说他在中间其实没有起到多大作用。 他说如果病人生活在这里的话,家属其实可以早上八点半的时候直接去医院挂最早的线下号,成功几率很大,或许早就做了手术在恢复期了。 不过他们小县城的人都不知道,或许还以为这是普通人必须走后门才能得到的机遇。 他感叹这是社会医疗发展不公带来的认知差异,还有更现实的经济差异造成的拖延结果。 他们不知道这个医院可以抢第一批的线下号治疗,他们没有时间和金钱来现场耗,不怪任何人愚蠢…… 夏木安越听越佩服,王叔叔的精神高度绝对超越很多普通人,超越很多医生,知世故而不世故,见过太多人情冷暖的他依旧能保持助人的初心。 两人来到一个炒菜馆,点了几个菜后又继续。 夏木安问他可不可以直接和病人的主治医生联系,以便更清楚地了解病情,他立即应允。 专业的事还得专业的人来做,身为医生的他很欣慰夏木安懂得这个道理。 席间,王医生谈起一件往事,他说家里十三岁的小女儿还记得夏木安小时候在大伯母家里救过她的事。 夏木安有点印象但不多,村里那么多孩子,一个假期里发生各种大小意外的不在少数,他哪能记清楚是哪一个。 最后王叔叔只得重复女儿常说的话给他听: [有一年寒假下小雨,在她姑姑家的院坝边,六岁小女孩儿奔跑时脚滑栽到下方的池塘里面,不远处十来岁的夏木安哥哥看见了,毫不犹豫地跳进去把她抱上来……后来两个人都着了风寒。] 如此详实的描述,夏木安脑海里很快回忆起当时的场景。 那天池塘里的水还挺冷的,底下的淤泥很深,他的女儿是倒立插进去的,要不是自己,她可能真的会殒命…… 夏木安谦逊地回答:“我记起来了,我当时看见了当然要救,这是我应该做的。” “哪有什么应该不应该,我们一家人应该要向你道谢才对!” …… 吃完饭,他邀请夏木安去家里留宿,被男生如实告知队里的规定后谢绝。 分别之前,他叮嘱夏木安注意安全,叮嘱他回去要尽快联系病人和医生把病历发过来,中晚期的癌细胞转移很快。 夏木安再次跟他道谢,谁也没想到此行会这么顺利,一定是清晨的浓雾送来的欣喜。 晨雾不敢邀功,它知道这一切的好消息,都是来自于夏木安,来自于他早年的良善、向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