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案件停滞,锦垣复健 (第1/1页)

无论怎么问,几人都在敷衍撒谎。 不说姓名和家庭住址,不交代绑架或者拐骗女孩的位置; 周权联系的手机是高个男人的,是由周权的妻子半年前注册的; 手机里的通话记录几乎都是普通路人,据他们回忆,只是当时好心借给“手机没电的人”打个电话而已; 上高速的护栏外全是野草荒路,查不到车是从哪里开来的; 车内几乎没有完整的指纹,对方反侦察能力很强; 掉落缝隙的另一处血迹没在公民血样数据库中找到匹配的DNA,甚至称得上近似的也没有; 黑车之前经历过四次转手,现在已经是报废车,最后一任车主联系不上;车牌是随车报废的,号码早已被车管所回收后重新启用了。 找不到的墨镜男人、小男孩和两名受害人,以及撬不开的四张嘴…… 案件再次停滞不前。 但种种证据表明,两个男人跟戴墨镜伤害夏木安的男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他们有重大作案嫌疑,拘留时间经申请后被延长至一个月。 周权以及村里的人被监视居住。 警方根据受害者和两名男人的方言和肤色,前往亚尼民族自治州调查; 同时以私人方式在网上发布两名受害者的寻人信息。 至此,夏木安的协助只得告一段落。 —— 正好到了左手复健的时间,夏木安和林叶由便衣警察护送前往锦垣。 母子俩在康复医院和骨科医院的中间租了个房子,便于往返两个医院。 小区门口五十米外就是一个分局派出所,门口有人站岗。 护送的两名警察利用随身函件去沟通了一番,母子俩以后的安全会有更高的保障。 距离夏木安受伤已经过去了六周,第二天正好是元宵节。 夏丛生收拾了娘俩的很多东西从嶙川赶来。 案情的新线索让他生出更多的担心,如此复杂重大的案件,儿子牵扯其中,恐怕会有危险。 刚踏进门,他心疼地看着母子俩,什么都没说,只叮嘱两人往后一定要注意安全。 新房子是两室一厅,装修简单,通透明亮,正逢晴日,待上一会儿就不免让人心情大好。 中午,一家三口难得讲究了一次元宵习俗,和和美美地吃了顿汤圆。 夏木安的房间里面有一扇大大的窗户,对面很远才有一栋房屋,因此采光很好。 暖冬的原因,下午两点的太阳很热,强光从一指宽的窗帘缝隙中射进来,照散一角的黑暗。 夏木安坐在窗前的木桌旁沉思,阳光晒热墨发,他抬起混浊的眼眸往外看,又本能地伸出左手遮掩。 光影下几乎不能动的手腕、蜷缩无力的手指、猩红的伤口和长疤…… 骇人且怪异。 他迅速放下手搁在桌上,没有伤口的皮肤被照得更白,伤口也红得明显,左小臂比右手小了一圈。 最近常常直面这些,他已经麻木不堪。 夏木安尝试用力弯曲手指,只有两个两个指尖配合地轻微晃动,再用力一些,幅度更大,之后就不会再有进展。 他“玩”了一会儿,驱动轮椅去接热水敷手腕。 近来拄拐也能走几步,但本就只有一只手有力,端水不方便。 出门遇到还在收拾的两人,夏木安掩起落寞:“爸妈,我们明天就去复健吧。” 两人抬头,语气欣慰:“好,早点开始就能早点好。” “明天去医院帮我问问祛疤的用品吧。” 夏丛生满口答应:“好,给你买最好的。” “谢谢爸妈,我接热水去。” “诶!” 受伤以来,儿子虽然时常心情不佳,但他几乎没有发过脾气,反而很感恩这些家人朋友的照顾; 能自己动手的事绝对不坐享其成,夫妻俩也放手让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看见儿子如此积极的状态,两人相视无言,眼泛涩意。 需要康复的不止有手腕,还有时不时出现的脑震荡后遗症。 整个上午,三人都在忙着各种检查、取报告、听报告分析。 医生说,手腕处的肌腱缝合得及时,愈合的情况还不错; 现在开始积极复健,方式得当的话,很大概率可以恢复正常水平。 至于脑袋,看不出病理性的问题; 精神心理科、口服药物、中医理疗是医生给出的三个治疗方案。 下午开始手腕复健,他的手腕虽然愈合得不错,但内部已经僵硬了很久。 一动就拉扯得疼痛,能轻微屈伸已经是今日训练的极限。 抓握和负重还是遥不可及。 第二天遵医嘱前往精神心理科,最后的诊断是轻微抑郁。 连医生都说遭此一劫,还算不错的了。 但轻微抑郁对那些脑震荡的症状没有直接影响。 三人又继续往中医理疗科,各种针灸和头部按摩做了之后,短时间内确实有头脑不再混沌的效果。 摸清楚所有的康复流程,夏丛生终于放心了,反复叮嘱后返回了嶙川。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