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山区支教 (第1/1页)

据刚哥透露,自己身世凄惨,但成年后努力工作回报社会。 空闲时还总是去各地救助那些有需要的人,不求回报并乐此不疲。 此次对落难的磊哥也是照顾有加……两人渐渐成了兄弟。 没多久,他们开始结伙干那些“善良”的事: 比如帮贫苦女子找个好夫家、帮留守儿童找个爱他的新爸妈…… 时至今日,男人依旧觉得刚哥最初是善良的。 只是有时候箭在弦上,造成了一些无法挽回的后果。 最后,磊哥还承认了驼奶投毒案、夏木安父母的威胁信都是他的杰作…… 拐卖竟然等于帮受害者找个幸福的新家? 在场的民警听完,纷纷拧着眉。 一队民警立刻对男人口中的网吧和“酒色场所”展开调查。 网吧还存续着,很轻易问到了尘封已久的案情。 另一个会所则倒闭了近十年,联系老板还需要时间。 两天后,磊哥的手机打过来一个电话,民警略施小计,抓住了两个询问新任务的小弟。 以前在外自由来去,可以借用路人的手机。 疫情之后,动则几个月待在出租屋,一切都变得不方便,他不得不亲自联系同伙们。 十几年奢靡的生活让他不可能躲到山沟里去,便勉强地选择了这个极其偏僻的镇子。 本想等到光景好的时候,还能顺便“帮助“几个孩子。 没想到时运不济,满盘皆输。 民警查询通话记录发现,近四个月里的去电不多,一抓一个准,都是团伙里的人。 来电人中有一个戴墨镜的人,疑似刚哥。 通过路人的回忆,监控显示他两个月前出现在锦垣的一个娱乐会所附近。 只可惜对方早有防备,只此一面便再也没了踪迹。 罪恶滔天,道阻且长。 —— 岁月匆匆,大三上期即将结束。 离校的时候,南禾把那些重要的东西牢牢地锁在一个箱子里,只带走了那只木雕兔子。 家里的床头书桌有点空,而她也早已习惯了看过它再入眠。 腊月里的立春这天,清风和煦。 南青的订婚仪式办得很简单,几个年轻人在[南风望舒]布了一个喜庆的景,必要的流程走完,两家人安安静静地吃了顿饭。 准姐夫的父母,都是比印象里还要随和的人。 勤劳善良且不挑剔,与爸妈有很多共同语言…… 南禾不再担忧,姐姐以后的人生,一定会越来越幸福。 —— 几天后的腊月二十五,夏木安完成所有训练。 离校之前,教练透露了一个天赐良机: 下学期有一项为期三个月的山区支教实践,如果参加,可以免除之前欠下的一个学期的训练。 雪中遇炭火,落水抱浮木,夏木安满口应下。 回到家,林叶听说后担心山区的条件和儿子的身体,父亲却只让他想做什么就去做,他相信他。 元宵节一过,夏木安返校,正常学习一个月后,奔赴山区支教。 他任教的地方是首都对口帮扶的西北山区、一个坐落在半山腰的初中和小学一体的乡村学校。 班车到了山脚便赶下他扬长而去,一个男人早早地骑着三轮车在路口等。 沿着山体一路蜿蜒向上,入目都是铺天盖地的黄。 夏木安拍了几张照片存下,这会是南禾当初念叨过想要来的西北吗? 前方那个眼明亮的男人笑着跟他介绍这里的情况: 全校九个年级,加起来只有一百零五名学生; 仅有的七名老师都是兼授多科; 他是这所学校的校长,也是唯一的连半吊子也算不上的体育老师; 初三班共有二十四个学生,按照惯例大约有十人能上高中,三人能上县城数一数二的中学…… 夏木安到校后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正前方一栋四层的泥砖房子就是教学楼,底下三层是教室,最后一层是宿舍; 旁边还有座低矮瓦房,黄土作墙,炊烟作伴,是食堂; 学校里只有一块校门处的水泥平地,正中间的木杆顶上红旗飘扬,想必是升旗和集会的地方…… 肉眼可见的条件艰苦,夏木安一边感叹一边已经开始想对策了。 建个足球场什么的不可能奢望,只能将就利用这块水泥地了。 学校经费有限,他自掏腰包购置了一批运动器材。 第一次体育课是初中部一起上足球课。 日光炽烈的下午,五十余人激动又好奇地走出灰色的教学楼集合。 崭新的几颗黑白足球放在地上,面前的学生却怎么都不踢。 夏木安不明就里,但还是继续鼓励道:“我说过了,自由发挥随便踢,试一下感觉就行。” 亲和的鼓励并未迎来积极,好在一个圆溜溜大眼的男生及时举手打破死寂:“地太糙,球会坏。” 原来如此,“没关系,我再买。” 他说完利落地踢出一个弧线球,“就像这样!” 学生们不再紧张,放开手脚结队踢起来……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