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立碑人王小刚 (第1/1页)

剩下的四人暂时都不走,但南禾要乘九点的车回老家办件事。 下午回到嶙川车站,宋晚秋在那里等她。 本该欣喜的重逢却有些压抑,两人相顾无言。 宋晚秋的妈妈生病了,病得很重,要花很多钱。 因为三天两头要跑医院,爸爸的工作不能停,姐姐即将生二胎,还有个读高中的弟弟…… 宋晚秋必须回来,然后在嶙川找到一份工作,一份时间自由、薪资不错且稳定,还能接受她没经验的工作。 找了一周,毫无起色。 嶙川县不富裕,没什么产业支撑。 除了工作时间长的店员和厂工,几乎就剩各种薪资不稳定的销售。 她倔强地不肯接受唐昭的钱,走投无路之际找到了南禾。 她知道南禾家有个小公司。 南禾听说后第一时间问了爸爸,得到的回答是“可以”。 原先的财务姐姐结婚走了之后,账务一直是由父女俩处理的。 南禾大三顺手考了个会计证,理论学得差不多,再看看网上的实操视频也就得心应手了。 宋晚秋学的贸易专业,财务也是必修课程,父女俩认为她可以胜任。 南禾陪她在岗位上适应了三天,假期告罄又不得不回去上班。 …… 钟语潇和另一个室友二辩完就离校了,一个回老家市区工作,一个去沿海乘风破浪。 没有电视剧里整齐盛大的告别仪式,只是两个普通的早上,醒来就少了很多人。 南禾市博物馆的工作月底可以转正,到时候直接搬去特别申请的职工宿舍。 她其实有些担忧,这份工作转正了也是合同工,虽然待遇还不错,但没有编制,不太稳妥。 四月中旬事业编报名,她才得知这个博物馆未来三年都没有编制指标,连备战的机会都没有。 鉴于工作内容对口且喜欢,她决定先干着,慢慢寻求别的机会。 月底,南禾搬进职工宿舍。 不大的房间里摆着一张单人床,被套齐全,还算温馨。 房间的布局跟寝室有些像,一进门,右边床位,左边餐区,对面是阳台和厕所。 几个零散的小家具,加上南禾不多的东西,却也塞得满满当当的了。 小是小了点,好歹是单人的。 房子就在单位旁边,步行五分钟。 起先觉得方便,可一周过去,她发现工作和生活无形中被禁锢在这个直径五分钟的圈子里了。 有些压抑。 第一个休息日异常难捱,外面雾霾沉沉,一束阳光也透不进来。 冷清的屋子里静得可怕,整整两天,南禾没说过任何一句话。 她不是没想过出去社交。 可朋友们因为各种原因都离开了锦垣,唯一的阚景芸不被父母允许出门; 关系再好的同事也仅仅是工作上的伙伴,休息时大可不必联系。 家人会和她拉家常,当视频挂掉后的一瞬,孤独千百倍地席卷全身。 几秒前的欢声笑语会反复回荡,狠狠地嘲笑着这个黑暗中孤独的人。 渐渐地,南禾喜欢上了逛公园。 宿舍旁边有一个花草繁茂的滨江公园,南禾尝试着早起四十分钟去里面走走看看。 散步的老人会和她聊天,天南地北,只要有耐心,便合得来; 晶莹的露珠挂在叶尖,引得睡不醒的蜜蜂流连; 下班后沿着滨江大道散步,当夕阳映照在江面上,她会想起那些平江边的过往…… 真好。 长大,不太好。 南青吐槽妹妹好像空巢老人,并对这种“想说话”的行为很不理解。 毕竟她白天在幼儿园说得嗓子都快冒烟了,回家后只想当哑巴。 南禾对此不太赞同,她最近被安排在档案室,白天安静如鸡,如果回家也一样,无疑是一件很恐怖的事。 况且,不能说和不想说是有本质区别的。 并不美好的时光也是短暂的,南禾被借调到刚开馆的锦垣历史博物馆当讲解员。 最最基层的打工人,她身不由己。 地铁五十分钟,因为临近假期又宣布加班,她也无暇再逛公园。 —— 六月中旬,夏木安顺利答辩完立刻回了锦垣。 距离刚哥祭拜的时间还有十天,没人知道他是否会提前来。 保险起见,夏木安提前住进了老房子,卧底警察随即放出消息。 成败在此一举,大家精神紧绷,就等刚哥做出行动。 接下来的几天没有任何动静,就在众人以为判断失误的时候,事情迎来了转机。 六月二十四日,方平上午出门,下午穿越两个行政区,去了一个偏僻的老街丧葬店。 他去催老板一块墓碑制作的进度。 那块墓碑要纂刻的信息很简单,死者“王老汉”,生于一九三七年冬月十一,卒于二零零二年六月初一。 立碑人“王小刚”,碑上没有妻子和后辈。 农历六月初一,今年公历六月二十九日。 王小刚,“刚哥”,是同一个人吗?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