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字条 (第1/2页)

义王府偏门,一个门子跺着脚等在门口,不时的回头望望门里。照以往的经验,应皇子这会儿早该出来了,今天这是怎么回事,怎么这么久了还不见人影。还说今天下雪没人来,老哥几个买了一只烧鸡,早早上了门想好好乐呵乐呵,谁料刚端起杯子,就听见有人叫门。真是晦气。也是他们大意了,应皇子一早就打发人来告知义王,说今天回来,他们应该知道应皇子一回来是必定要先来义王府见义王的。只是谁也没有放在心上,让应皇子叫了半天的门。他倒不怕应皇子生气,只是被搅了酒兴,觉得十分不痛快。他又看了一眼门里,想着应皇子再要是不出来,只怕酒就要被那几个喝完了。 又过了半晌,应皇子才出来。看着脸色很差,走起路来虚飘飘的,没有一点动静,走到跟前了,门子回头才看见,便把门拉大一点,等着应皇子出去。 应皇子却站在门口,半天没动。 应皇子从这门里出去,哪回也都是这样的神气。可今天,门子在后面看着应皇子的背影,不知怎么就心里一软,破例多了一嘴说道:“外面雪下得大了,皇子小心路滑。” 应皇子这才看见外面已是白茫茫的一片,街道房屋都被一层厚厚的白雪覆盖。可自己脚下,却只是落着薄薄的一层,尚可看得见下面的青砖地面。小厮们扫雪的“沙沙”声单调又匀称。应皇子看了看天色,只怕他们今天要扫一整晚了。 他回身对门子点点头,出门上马而去。 回到偏院,已经神色如常。 撒子和大麻花看见应皇子进来,忙都站起身来,让他坐在炉边。应皇子摆摆手,自己来到后面常坐的椅子上坐下。 “皇子怎么去了这么久?可是义王又有什么……?”撒子担忧的看着应皇子,怕应皇子又被义王刁难。 “哦,没有什么,只是义父问起路上的事情,多说了两句。”应皇子故作轻松的说道。可随即就想起义王那审贼似的嘴脸,将他一路上遇到什么,有什么异样,翻来覆去问个不休,恨不得能将他做过的梦都挖出来问个清楚。不觉苦笑。 撒子最善察言观色,早从眉眼之间看出了应皇子的表情变化,可知道应皇子不愿多说,便也没再多问。 屋里暖意融融,应皇子不觉长舒了一口气,这才完全放松下来。他收留撒子他们,并没有想利用他们做什么,只是想要有个能让他完全信任,能让他说说心里话的人。憋得太久,他有时感觉自己几乎成了哑巴,屋里静的让他忍不住想打碎什么东西,来制造出一点动静。是撒子和大麻花他们几个救了他。即便大部分时间只是说些家常闲话,可起码能让他放下戒备,敞开心扉,感受到从未有过的轻松。 想起正事,他忙从怀里掏出藏在贴身衣物里的一张纸条,打开来,递给撒子。 撒子疑惑的接过纸条,打开来一看,只见上面只有八个大字:太子亡故早做筹谋。他大惊失色“啊?太子亡故?这是谁给的消息?” 应皇子默然摇摇头。这也是他想知道的。这纸条是在他会朝歌的前一晚,夜宿柳盛召时才发现的。就贴着他的贴身衣物。在今天回来的路上,他将在柳盛召的前后经过反复想了一路,可是没有一点头绪。柳盛召是出入朝歌最大的门户,距朝歌只有三十余里。来朝歌的人都会先在此歇息一晚,第二日轻轻松松进入朝歌。从柳盛召出去就是官道,通往朝歌的四面八方。义王的田庄遍及朝野,应皇子每回去往庄子上,都是从城西的九里桥出去,一路从西往南再向东,最后从位于朝歌正南的柳盛召回来。这一条路线可以确保沿途能去往每一个庄子,不用绕路。再者,回来的时候免不了会带着银票或现银什么的,走官道也安全。他们到了柳盛召时,天色已将傍晚,并没有见什么人。两地相距不远,义王和柳盛召的掌柜的常相往来,根本不用专门前来查账。可柳盛召分号的孙掌柜的,还是领着他们去铺子里看了,才去吃饭。吃罢饭,又亲自送他们回到客店。可这位孙掌柜的谦逊有礼,自始至终都和他保持着两步的距离,并没有近身接触。 “这上面说的是不是真的?”大麻花看着手里的纸条道。他其实早在撒子手里就看清纸条的内容了,可还是又接过纸条,上下看着说道。“会不会又是有人在捣鬼,故意写这么个东西,想试探皇子的反应?” 应皇子不语。撒子捋着胡须半晌才道:“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只是这太子不是已然康复了吗?这纸条上怎么却说太子亡故?还说的这般肯定,这到底哪个说的才是真的?” “要依我说,这个写纸条的肯定不是什么好鸟。俗话说好话不背人背人没好话。他要真是好心,干嘛这样鬼鬼祟祟的?”大麻花哼的一声道。把纸条又递还给应皇子。 应皇子接过纸条,在手里翻看着,然后撕成一条一条的丢进火炉里面。纸条在炭火上燃起一蓬一蓬的火花,很快就又熄灭了,成为一片片灰烬,覆盖在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