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账本 (第1/1页)

宋翎说出那句话时,脑海中浮现了哑叔的身影。 球球为什么会误入书房,周清弈又为什么会在他和周柏期说话之时赶过来,这一切都不像是巧合。 哑叔看似默默无闻,其实每一个环节都缺少不了他的推动。 宋翎隐约觉得,哑叔好像要告诉他什么事情。 卫礼依旧百思不解得其解,看他沉思的样子,宋翎笑道:“你有没有发现,这个李小娘身边的仆人有点多?” “有!” 卫礼回忆起午膳时李氏穿着秋香色的昂贵锦缎衣裙,身旁还站着三四个仆人伺候。 “周清弈和周刺史身边并无什么仆人伺候,李氏只是一个妾室,却有三四个仆人随行。”结合那个翡翠玉镯,宋翎顿了顿,道:“卫礼,我要看周家的账本。” 卫礼拱手:“是!属下马上去拿。” 他的这个“拿”严格来说应该是抢来的。 李小娘管家,账本一直是给心腹账房先生管着,卫礼说要拿的时候,账房先生态度坚决,就是不给。 卫礼也不多废话,直接出手了。 反正他问过了,就不算得上是冒犯吧。 宋翎拿到账本的时候,那位有一续着羊角胡的账房先生还晕倒在地,眼冒金星,没醒过来。 “殿下,这是李小娘掌家以来,周家这两年的所有账本。” “嗯。” 宋翎翻阅着账本,认真看起来。 不看不知道,一看,还有些意外。 周刺史之前一直在临峰书院教书,很少回来,可是却丝毫没有影响李氏在饭食上的支出和衣衫绸缎上的奢靡。 就这不大的宅院,竟零零散散养了十几口人,都是在李小娘身边伺候的。 什么亲戚,老乡,全都收进来了。 别人不知道周家的真正的情况,但成亲前调查过周清弈背景的宋翎最清楚不过了。 周清弈的亲生母家没落前在扬州经营一家生意兴隆的布行,家里疼爱这个女儿,谁知她执意要远嫁给一个穷书生,哪怕是跟家里断绝关系。 嫁过来之前,家里还是舍不得,给她准备了一份嫁妆。周刺史也是借了这份嫁妆创立了一个小小的私塾,后来学子越来越多,演变成了书院。 母家生意没几年就开始逐渐破产,嫁妆也用光了,周清弈的母亲身体羸弱,生他的时候难产而亡,他连一口母乳都来不及喝上。 周刺史一个大男人也不会带娃,周清弈就被他带到书院里放养,那时候后山养了些牛和羊,他就是喝牛羊乳长大的。 后来周清弈长至十六七岁,才气在余杭得到认可,为了贴补家用,他还誊抄了不少册子卖给书坊。 就这么节俭的过了好几年,才凑齐去京城的路费,离家远行考取功名。 钱如此难赚的情况下,周家内里竟能让一个妾室过得如此奢侈。 而傻乎乎的周清弈,还义正严辞的为了读书人的清高,执意不去委身权贵。 京城暗涌深藏,要不是被他捷足先登,恐怕…… 宋翎轻敲着书桌,有些不爽,他决定这次要多管闲事了。 周清弈从猎户家出来,父亲还有别的事,剩他一人散步归家。 路过有名的蜜饯铺子,男人的脚步顿了一下。 想到一向最爱吃甜食的昭华殿下,他笑了笑,抬脚走进铺子里,亲自选购了些蜜饯果脯。 只不过当他快走到家门时,遥遥只见周宅门口,蹲坐着三个背着包袱的妇人。 他一眼便认出了人群中熟面孔。 “王婶?你怎么在这?” 姓王的妇人一见是周清弈,便连跑带颠地扑到他的脚下,眼睛滴溜溜地一转,哀嚎道:“少爷啊,您可救救老奴吧,老奴在周家辛辛苦苦卖命十年,如今老了,竟要如那卸磨的驴,被赶出去了。” 这王姓老妇一声张,门口其余的两人也都半嚷嚷半哭喊地跑了过来。 一时间,引得周遭无数邻里看客驻足。 周清弈凝眉看着周围的情况,别人他不认识,但这王婶,却是从他有记忆起就一直跟着李小娘在周家伺候的。 好像还是李小娘的远房亲戚,特地过来投奔的。 周清弈开解道:“王婶,你先别嚷。有什么事说清楚便是,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 “少爷和小娘心善,但,但那京城来的昭华殿下,他容不下我们啊……” “是啊,没想到昭华殿下刚一进门,便要撵我们走……” 几个仆人坐地,连哭带诉地将昭华殿下新官上任三把火的事情宣扬了出去。 周遭不少邻里看客,也都开始窃窃私语。 风流俊秀的周家大郎竟心甘情愿跟那个荒唐殿下在一起。 瞧这昭华殿下凶巴巴的,一点容人的气度都没有,唉,真是可惜周家大郎了。 周清弈不愿他们继续嚼舌根,厉声对仆人们道了句:“进来说话。” 不甘心一走了之的仆妇三人就这样又踏进了周家大门。 周家厅堂。 宋翎坐在正中央的主位上,手中拿着一幅周清弈九岁时画的牧童清明骑牛图,细细欣赏。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