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俞安 (第1/2页)

这日一早,两匹油光水滑、体型健壮的骏马稳稳的拉着车,行驶在街道上。 车夫搬好脚踏,低声唤道:“公子,咱们已经到昭华府了。” 一只素手将帘子掀起,穿着青色竹纹长衫,身姿清瘦,眉宇温良,如兰芝玉树般的男子缓缓踩着脚踏下车。 他就是中书省季相公家的嫡长孙,季俞安。 季俞安跟宋翎年少相识,是多年来的交心好友。 他温文尔雅,腼腆羞涩,而宋翎任性妄为,嚣张跋扈,二人能结为知己,着实出乎京城很多人的意料之外。 卫礼正指挥下人们洒扫昭华府门前的石板,看到贵客到访,赶紧迎上来,恭敬行礼:“季公子。” 他身形高大,一身黑色劲装,豆大的晶莹汗珠顺着脖颈的曲线流下,非常有男子气概。 季俞安久居家中,少见这样随意奔放的男子,忍不住红了红脸:“卫,卫礼,你家殿,殿下在府里吗?” 他有个最大的毛病,就是一紧张,或者一激动的时候会口吃。 “在的。”卫礼抬起手臂,用袖子胡乱一擦额头的汗:“公子请跟我来。” 卫礼在前引路,两人穿过九曲回廊,初夏时分,池中的莲花生长出粉嫩欲滴的花苞,已有三三两两的蜻蜓立在上头。 宋翎正在主厅赏画,看到好友造访,微微一笑:“俞安,你怎么来这么早,可用过早膳了?” 季俞安身子骨弱,跟水豆腐一样,被季府众人捧在心尖尖上,生怕磕了碰了。 他生活简单,每天看书作画,早早就入寝,什么骑马喝酒,一律是不给碰的。 季家对他的珍爱,从名字就可以体现: 千山灵俞,平安喜乐。 希望他平安快乐,这是对孩子最好的祝福。 “昭华,不用担心我。”季俞安粉颊上绽出两处酒窝,像个玉琢的娃娃:“今天天气那么好,你能陪我出去走走吗?” “当然可以了。” 左右无事,宋翎一口答应,转头嘱咐卫礼道:“去把我在余杭买的丝巾和绸缎拿出来,给季公子带走。” 卫礼应诺。 马车上,季俞安津津有味的听着宋翎说在余杭的遭遇和见闻。 没出过京城的他,对那遥远又梦幻的江南水乡,充满了憧憬。 季俞安表情惆怅:“昭华,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与你相比,我真是孤陋寡闻……” 宋翎调侃道:“俞安,日子还长,总有机会的。卫礼之前也没出过远门,坐船回京城的时候,一路上都兴奋极了,上蹿下跳的,跟个毛猴一样。” “真有这件事?”季俞安杏眼弯弯,仿佛听到了什么好玩的事情。 卫礼点头承认:“属下与殿下和季公子相比,是最孤陋寡闻的。” 季俞安笑得温婉:“能开阔眼界,就是幸事。” 宋翎看着未停歇的马车,问道:“俞安,你要约我去哪?” “天宁寺的夏花盛开得绚烂,想与你同看。” “怎么又是寺庙?你跟周清弈一样,这文人的雅兴,本殿下还真是不懂。” 见他提起周清弈,季俞安也顺着话,乐滋滋地问起:“昭华,你和夫郎去江南一趟,相处得怎么样了?” 那还用说? 想到周清弈如今对他有求必应,事事亲为,两人相处时多次的失控模样,再回想当初撩他一下,他就避如蛇蝎的清高姿态。 宋翎心中只觉爽极,满满的征服感和成就感。 他露出一点骄傲自得的笑,慢悠悠地道:“你说周清弈呀,哎,他现在被我整得服服帖帖,听话的很。” 季俞安生得小脸圆圆,本就娇憨长相,此刻更是瞪大了水眸,无比崇拜地看着宋翎,惊叹不止:“昭华,你真厉害啊!不仅驯夫有道,挑夫也很有眼光。” 他细细解释:“听我祖父说,周清弈被调到中书省后,拟诏润色方面条理清晰、措辞严慎,不仅得陛下赏识,三省几位长官也是赞不绝口,纷纷夸赞他是个有才能的人。” 季俞安的祖父是中书省的首席宰相,也是周清弈如今的上级。 宋翎从宫里回来,周清弈就升了职。 景帝把他调到中书省做五品中书舍人,负责替皇帝草拟、颁布诏书,也会帮忙处理一些不紧要的奏章。 单说这拟诏一责看似简单,实则门道颇深。诏书作为皇帝下达的命令,自是不能平白直叙,不仅要字字珠玑,官腔十足,还要体现皇家威严,总之是个十分麻烦的差事。 但入了中书省,做了皇帝近臣,接纳上奏文表,兼管内枢事务,于郎君仕途而言,是最好不过的了。 周清弈做出一番成绩,给他长脸,宋翎心中自然欢喜,但面上还是故作淡然:“身为子民,自当为本朝效力,也算是不枉费他读了那么多年的书。” 季俞安却是不赞同地辩驳道:“昭华,你别这样说。周清弈寒窗苦读,从小小的余杭考到京城,再从科举中拔得头筹,而今入得中书省,在民间已实属不易,跟你这与生俱来的皇子自是比不得的。你一定要多鼓励他,赞许他才是。” “好了好了,我知道。”宋翎吃着瓜子,悠哉悠哉道:“你们一个个总觉得我委屈了他,我真是有口难辩,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