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9章 全场施压 (第1/1页)

47-55! 虽然开拓者还有8分领先,但基德对于球员的表现非常不满。 更衣室里充斥着他的吼声。 不过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他之所以如此生气,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这并不是他想要的篮球。 他想要的是通过字母哥主导开拓者的进攻,进而取得领先和胜利。 他一度做到了,他们取得了20分的领先优势,但最后却是靠着利拉德不讲理的三分球,才艰难把分差扩大到8分。 比赛并没有按照他的预设来发展,这才是他不满的根本原因。 只不过他没办法当众点明罢了。 中场休息时间,基德还想多给字母哥布置挡拆战术,为此他都准备让奥登重回替补席,改让能投三分的伍德出任首发中锋。 但这时利拉德提出反对意见。 他之前之所以能同意让字母哥作为第一进攻选择,那是迫于30分惨败的压力。 但现在黄蜂已经可以通过西蒙斯来遏制字母哥,而开拓者还坚持让字母哥来主攻就太不明智了。 “让我们用习惯的方式打球,这对我们都有好处!”利拉德道。 什么是习惯的方式,可想而知。 这一回巴特勒站在了利拉德这边,原因很简单,他们就是靠着他们习惯的方式杀进了总决赛! 改变虽然一度打得黄蜂猝不及防,但如今黄蜂显然已经缓过神来,再进行改变,那么猝不及防的可能就是自己。 有了巴特勒的发声,开拓者重新回到了利拉德和巴特勒主导的进攻模式中来。 而对于基德而言,却意味着他正在失去更衣室的控制权。 相较于开拓者那边,胡浩南要做的就简单多了。 他认为基德会在中场休息时间努力调动球员的积极性。 他随之做出调整,他不再让西蒙斯执着于防守字母哥一人,而是要全队展开全场施压。 也就是说,无论哪一位开拓者球员拿球,都要进行局部包夹。 在胡浩南看来,开拓者真正意义上能够持球进攻也就两个半球员——巴特勒、利拉德和半个字母哥。 是的,即便这个时候,在胡浩南眼中,字母哥依然算不上是一名成熟的攻击手。 基德开局用字母哥这个奇兵打出22-2的天胡开局,在胡浩南眼中,依然是有枣没枣,先打一竿子。 胡浩南的自信体现在他的言语和部署中…… “开拓者在我们的主场几乎把我们逼到绝境,但那又如何,我们已经把分差追到了个位数!” “我们是什么?我们是黄蜂!” “对手的攻击只会激发我们的斗志!” 胡浩南就是要激发出黄蜂球员身上的防守潜质,然后通过压迫性防守和窒息的防守强度,击溃开拓者的斗志! 胡浩南敢这么做,就在于黄蜂阵容里有太多活动范围无限又可以打多个位置进行无限换防的球员。 比如西蒙斯。 西蒙斯如此身高,还能有这样的敏捷性,他的换防能力无需多说。 在胡浩南这里,西蒙斯可以说是追梦格林的运动能力加强版。 只不过胡浩南没有让他像格林那样执行弧顶发牌罢了。 他们是胡浩南自信的源泉。 至于进攻…… 胡浩南中场休息时间没有提一个字。 因为不需要! 哪怕是2-22落后的时候,胡浩南都没有担心过黄蜂的进攻问题,更不用说现在只落后8分。 下半场比赛开始。 黄蜂进攻,杜兰特开始加强个人强攻,率先命中一记投篮。 而在防守中,贝弗利全场领防利拉德,西蒙斯和马龙各司其职的进行走位。 开拓者那边,利拉德呼叫字母哥挡拆。 理论上两人之间可以打出完美的挡拆顺下,就像湖人的OK组合一样。 但从两人的挡拆结果来看,却非如此。 挡拆进攻看似简单,但只要想想霍华德到了30岁都没有真正明白挡拆的意义,就该知道这里面有多少细节,需要挡拆二人之间需要怎样默契的配合。 更何况在字母哥眼中,他现在是球队的第一终结点,还没等把西蒙斯挂住,字母哥就已经急匆匆的想要顺下攻筐。 而开拓者采取的是对持球人给予局部高压防守,西蒙斯和贝弗利同时扑向利拉德。 利拉德受身高限制,身高决定视野,他无法在两人中间还能找到字母哥,最后撤身把球交给巴特勒。 巴特勒强攻被马龙干扰不中。 杜兰特抓下防守篮板,刚刚还在围剿利拉德的贝弗利和西蒙斯立刻化身两匹快马,杀向前场。 最后由西蒙斯扣篮得手。 刚刚的8分分差,瞬间只剩4分。 51-55。 即便是肯尼史密斯也不得不说:“一切照旧,胡又比他的对手棋胜一招。 对了,一个细节,黄蜂到目前为止已经安排10人轮转,而开拓者只有7人轮转,黄蜂球员更加体力充沛……” 正说着,巴特勒持球强攻,再度被干扰。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