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大明盛世(一) (第1/2页)

第331章 雷大虎牵着两个娃儿走进了奉天殿。 这样的孩子,所谓斩草除根,当年他杀了不少。 但他现在愿意牵着这样的孩子,也愿意跟着他们短小的步子,迁就着他们,慢慢的走着。 这两个孩子的手心暖暖的、绵绵的,也很稚嫩,身上还有一股淡淡的奶香味。 在李桑叶有了身孕后,这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突然有了对生命的渴望与追求。 有一段的时间,他甚至强迫自己吃了素。 可惜,只吃了两顿就受不了了。 第一顿他吃了些菠菜,然后不到半个时辰,他的眼睛就开始泛着绿光。 第二顿,他又吃了一些菠菜,结果他看见树叶都想薅下来啃两口。 他嘴里骂骂咧咧的,找出了大鱼大肉和好酒,捧着烧鹅囫囵个的啃。 在吃喝了个顶心,打饱嗝的同时,他又突然同情起庙里的那些和尚。 “咱这辈子,就是个杀人放火、大肉大酒的命!” 这是他最近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他身后跟着的那个老人,武从真,马皇后的六舅,他有着垂柳一样的谦卑和泥土般的沉默寡言。 长长的寿眉在应天府春天的暖风中淡淡的飘着。 说实话,他有些惦记自己的骡子。 那可真是个好骡子啊,是借了军马和自己家那个花容月貌的黑驴配的种儿。 那个军中的公马是个高头大马,神骏非凡,鬃毛像是缎子一般,一只蹄子简直要比得上一口猪食槽。 作为它的孩子,这匹骡子自然不能堕了父亲的威风,它是传说中的高头大骡! 可进了奉天殿,他的思虑从骡子转移到了大殿的蟠龙金柱上。 明晃晃、金灿灿的蟠龙柱浮雕,龙身环绕入顶,在最上方露出一个龙头,金龙张着血盆大口,眼神直勾勾,散着寒意的盯着他。 “这个金龙,比那匹军马还要威风!” 直到看见马皇后,他又回了回神,他的行为不似他的外表的那样风烛残年。 他快步的走了两步,一头磕在了地上: “草民给皇后娘娘磕头,给皇帝爷爷磕头...” 马皇后一怔,看着武从真有些失声的唤道: “六舅...” 她记得,她的童年,有一半的时间是在武家度过的,那时她就与这个六舅和另外一个四舅最为要好。 可惜,那个四舅死了好多年。 朱元璋却有些不太满意的撇了撇嘴,嘴里有些小声的嘟囔: “这老东西真不会说话,长了一副棺材脸,叫咱爷爷,呵!皇帝爷爷...皇后娘娘,他娘的啥辈儿...” 朱雄英看到马皇后的反应这么大,十分的吃惊,尽管不知道这个被老太太叫六舅的人是谁,但他还是识趣的亲自把老头搀扶了起来,又递给了他一把凳子。 坐在凳子上,武从真依然显得有些激动: “接了娘娘的懿旨,草民赶着家里的骡子就来啦...骡子就栓到了门口...” 说着,他又猛地一拍膝盖,手舞足蹈的,更加激动了几分: “咱,咱也看见啦,看的真真儿的,皇后娘娘母仪天下,那些当大官儿的,都跪在那给娘娘磕头呐!” 马皇后没有说话,只是随着武从真的话不时的点点头,有些泪眼婆娑。 武从真说着话,又直勾勾的看着朱雄英,眼睛眨都不眨一下的盯着,直到把朱雄英看的心里发毛,他才有些不确定的说道: “这个...这个才俊就是太孙吧?” “草民给太孙磕个头” “怎么都他娘的这么硬!”朱雄英暗骂一声,慌忙扶着老头,不让他跪下。 老太太管你叫六舅,你扭脸给我磕头?咋想的... 朱雄英脸都绿了,执意的把着老头的胳膊: “可不敢、可不敢,老丈万万不可如此,雄英担待不起...” 马皇后终于出声了,她轻轻瞥了眼朱雄英,又笑脸吟吟的说道: “对,这就是俺的大孙,俺手把手养了十年的大孙…” 说着又扭头看着朱雄英,指着武从真说道: “大孙,这是俺的六舅…” “这…”朱雄英脸涨的通红,吭哧了好久才说道: “孙儿该叫啥来着?” 朱雄英的窘迫让马皇后笑的合不拢嘴,之后才笑吟吟的说道: “叫舅姥爷就成…” “舅姥爷…”朱雄英扭头对武从真一揖到底。 “也不敢,也不敢…”武从真慌忙起身,显得有些仓惶。 这时候一直沉默的朱元璋终于出声了,他看着武从真问道: “老家挺好的?” “啊?”武从真一楞,旋即就把一张褶皱的脸舒展开来,一双长长的寿眉也随之有些舒展。 他满脸笑意的说道: “好好好…真是好极了…” “托了娘娘的福,武家人丁兴旺,村子里足有一百多户都是姓武的,有田种,有衣穿,县太爷和知府大人时不时的都会上门,送些瓜果粮食…” “您瞧,这是草民的两个孙子,连他们也穿的起稠衣了…” 看着有些腼腆的武忠和武聚,马皇后冲他们摆了摆手: “来,孩子,离俺近点儿,让俺好好的看看…” 武从真的两个孙子,武忠和武聚,他们俩身材上相差无几,眉眼看上去也颇为相似,想来应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