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再度提起白庶妃 (第1/2页)

沁柔就没什么疑问了,“对了,皇后娘娘今日,突然提起了白庶妃。” 沁柔神色没什么起伏,哪怕这个人是曾想要害她,并已经着手实施的人。她也不在意,这个人成功了就是赌运旺盛,失败了就要承担后果。 便是沁柔,也不得不承认,白庶妃胆子还挺大的,动手能力也极强!说动手就动手,绝不拖沓。 话说回来,皇后会处置董庶妃、张庶妃沁柔不觉得奇怪,李庶妃、伊尔根觉罗庶妃会得到皇后娘娘的赏赐,沁柔也不觉得奇怪。人各有所求。 人想要求着提升社会地位,是一种本能。不过皇后骤然提到了白庶妃,这个意料之外的人,沁柔还觉得挺奇怪的。 皇后每日里多忙,怎么还记得一个小小的白庶妃。即便她犯了这么一桩事,但与皇后娘娘每日手中过的那么多事比起来,犹如沧海一粟。 人还能记得历史里的沧海一粟,又骤然提起,确实有几分奇怪在。 “提一提白庶妃,以儆效尤,也不奇怪。”福顺道,“庶妃或许还不知,自白庶妃因蛇蝎之举被禁足后,白庶妃之父,也被撤职了。连带着兄弟,未分家的叔伯,也因为养出了这么一个闺女儿,而遭到了报应。” 福顺说得轻描淡写,沁柔一怔,她以为白庶妃之事已经过去了,过去了就是过去了,宫里既然处置了,就不再关宫外的事?没想到宫外的母家也被牵连处置了。 沁柔知道后宫嫔御与前朝母家的的联系紧密,没想到紧密到这个程度。 福顺继续道:“所以如今亲贵大臣们,教养格格们,只要求恭顺,无蛇蝎之心,亦无蛇蝎之举,免得牵连了母家。” 他瞧着自家庶妃对这些事儿,知之不详,也想着趁着这个机会,侧面与庶妃提一提。 毕竟后宫嫔妃与母族之间的血缘关系,是剪不断的联系,十分紧密。 福顺恭顺道:“不止后妃犯错连累母家,就是宫外母家犯错,也是要连累宫中的庶妃的。” 不然后妃们怎么总想着要让母家判得轻一些或是无罪呢?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啊! “哦!”沁柔眨了眨眼睛,没什么感情地说了这么一句。 哈达纳喇族,在她这里没什么存在感。如果可以,这辈子老死不相往来。父母俱在又如何,她对父母没什么怨恨,沁柔笑了笑,但着实没什么感情!能指望她有什么感情呢? 她顾念着他们给了她几年饭吃,就很好了。 至于哪日,他们若是受了她的牵连,那就只能说明他们运道不好,她已经一直免了去做那些害人之举了。 左右她进宫的时候,他们也能享受了她进宫带来的尊荣,对不对? 既然享受了她带来的尊荣,与此同时,也要承担一下她带来的后果,那才公平嘛! 当然,倘若他们有手段甩干净因她受到的牵连,沁柔也无怨恨,人家凭本事甩干净的泥,未有怨怪之处。 同样地,若是纳喇氏族做了不干净的事,她也绝不一起承担,能跑则跑!她不曾做的坏事,凭什么要她一起承担责任呢? 甩不干净,必要共同承担,那,就听天由命吧。 福顺该尽之言已尽,便退了下去,他们是奴才,会为主子想不明白的地方出谋划策,查漏补缺。但也掌握着分寸,鲜少会有逾越之举。 做奴才的,想要做主子的主,是大忌。——而,主子实在懦弱可欺的除外。 人,皆有恶性。 奴才也是人,虽然上位者不把他们当人。但人性里的贪婪、懦弱、野心,他们一分不缺。 ‘不过前朝后宫,是最忌相互勾连的。’沁柔也默默补充了一句。 这也是后宫的现实。毕竟那么多朝代里,外戚篡国的,不在少数,皇帝们也是会吸取教训的。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但这些话,她永远不会说出来。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很多话,是一个人永远藏在心里的秘密,不可对人言,对人言,则有害。 对于白庶妃,沁柔也只问这一句。问了,就过了。不会在心里留下、掀起半分的涟漪。 她知道白庶妃必然会受奴才们的怠慢、欺负,但那又与沁柔有什么关系呢?莫说沁柔是她的加害对象,即便她只是个旁观者。 沁柔能做的,也只有冷眼旁观。 想要下场争,又争败了,就只有这个下场。便是今日沁柔易地而处,她也逃不过一般的定律。 她也只有接受这般的后果。 我们都这样,只能尽最大的能力护自己。有余力,才再去护佑旁人一二! 而护佑不了别人的,也没关系,那本来就不是你的责任。 所以不用太在意!不然哪里在意得过来呢? “白庶妃母家的下场,后宫庶妃们,都知道吗?”沁柔又骤然问了一句。白庶妃母家之事,算是前朝之事吧!后宫嫔妃探听,总是不好的。 “十之八九!都是知道的。”苍子回道。 沁柔又有些发呆了! 皇后竟然也没在后宫里提过一嘴,消息来源不正当;而且正因为皇后没有在后宫请安时提起,说明皇后没有藉此敲打后宫的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