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同床异梦 (第1/1页)

好书推荐: 大明危局

话音刚落,人群中爆发出欢呼声和掌声。 “各位乡亲,今天是个大喜的日子!” 季正洋高声宣布,“这批精盐是我们清风县自己的盐,是我们辛勤努力的成果。现在,我决定将这批盐免费分发给大家!” 百姓们激动地互相拥抱,流下了幸福的泪水。 “请大家排好队,按顺序领取。”季正洋吩咐道。 百姓们纷纷按照指示排成一队。 队伍中,一位老者捋着胡须道:“季县令,您真乃百姓之父母。昔日我等为盐所苦,今日却因盐而乐。此恩此德,永记心头!” 旁边一位大娘也道:“我家小儿昨日还与我言,不知何时能摆脱无盐之苦。今听闻大人之令,喜不自胜!” 季正洋微笑回应:“大娘言重了,为民解忧,岂能不竭尽全力。” “我活了这么大,还从没听说过官家能免费发盐呢!” “这可真是天大的好事啊!” “.......” 人群中,赞叹声此起彼伏。 季正洋心里明白。 盐,这玩意儿从古到今都是宝贝。 盐在古代的重要性,就如同后世的石油一般,是关乎国家命脉的战略资源。 在和平时期,百姓们可以自由购买和食用官盐。 但一旦战争爆发,盐就成了稀缺资源。 唐朝的人,一般“闲时吃淡食,战时、农忙才吃咸食”。 对于人和牲口来说,缺盐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缺盐会变得无力。 尤其在战场上,如果士兵长时间缺乏盐分,体力会大大下降,甚至无法正常行军作战。 这无疑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危机。 因此,无论是大唐官方还是百姓,对盐的需求都非常大。 随着夜幕降临,领盐的百姓们陆续离开。 衙役们纷纷过来向季正洋道别。 李铁柱也带着盐回到了家中。 他的妻子杨花看到他手中的盐,眼睛一亮。 “铁柱,你从哪里搞到这么多盐的?”杨花好奇地问道。 李铁柱哈哈一笑,一把抱起杨花,在空中转了个圈。 “娘子,县衙新来的季大人聘我当制盐的总管。”他乐呵呵地说道。 “哎呀,太好了!” 杨花激动地拍手叫道, “这下咱们的日子可好过啦!” 李铁柱轻轻将杨花放回地面,双手捧起她的脸庞,开心地说道:“是的,花儿。这么多年你跟着我受苦了。” 杨花咯咯笑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她搂住李铁柱的脖子,亲吻了一下他的脸颊。 两人高兴了一会儿,杨花突然想起一件事。 “铁柱,你听说没,李财主的儿子李虎被抓进大牢了!” 李铁柱皱了皱眉,“这关我们啥事?” “你和他可是本家啊。”杨花小声说,“你能不能找季大人求个情?” 李铁柱沉默了一会儿,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然后说道:“李财主不是人,他当年克扣我爹工钱,导致我家没钱给我娘看病买药,然后我娘就活活病死了。后来我爹受了打击,变得疯疯癫癫,最后跳海说去找我娘了。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个仇人。” 杨花轻轻叹了口气。 她搂住李铁柱的腰,将头靠在他的肩膀上说道:“我知道你一直记着这个仇,但是李财主毕竟是财主,有钱有势,而且李虎是他唯一的儿子……” “阿花,季大人是个铁面无私的人,他不会因为我在县衙当差,求个情就徇私枉法。”李铁柱打断她的话说道,“我们还是安分守己地过日子吧。” 杨花只好点了点头。 这夜,两人虽同床共枕,但却是同床异梦...... 次日一早。 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李铁柱就已起床,匆匆吃过早饭,朝着海滩的制盐场走去。 当他到达制盐场时,不一会季正洋也来了。 “小人李铁柱见过季大人。” 李铁柱恭敬地向季正洋行礼道。 “不必如此客气,制盐场的工作十分辛苦,风吹日晒,你也不要拘泥于礼节。” 季正洋摆摆手,示意李铁柱不必多礼。 随后,季正洋开始巡视制盐场。 他仔细察看晒盐的工序、卤水的浓度、灶台的火候等情况,不时询问李铁柱一些细节。 李铁柱对答如流。 “你这学习能力,真是令人佩服。”季正洋感叹道。 “谢谢季大人夸奖。”李铁柱谦虚地回答,“全靠大人教导有方。” 两人边走边聊。 为了提高盐的产量和品质,季正洋决定动手制作一些现代化的设备。 季正洋对李铁柱说:“我要做一个水泵,用来抽水,就像稻田里用的水车那样,但功能会更强大。” 李铁柱有点疑惑,问道:“大人,水泵是个啥玩意儿?水车我见过,但不知道水泵咋做。” 季正洋笑着解释道:“水泵就是一种能抽水和送水的装置,靠机械原理让水从一个地方流到另一个地方。我在沙滩上给你画个图,看完你就明白了。”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