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优劣之势 (第1/2页)

当其他人都在关注封王事件的时候,孙权却是在看暗营刚刚送来的情报。 一个是荀彧病重,已经昏迷。 另一个是田丰沮授审配失宠,被调去了幽州防备辽东。 青州那边本来也要去人的,但是田丰三人认为孙家海军登陆青州的可能性实在太低,所以三个人直接都去了幽州,和他们一起被同时“发配”的其他人倒是去了青州。 这两件事情的发生,导致的后果也非常有意思。 原本袁绍自断臂膀,把谋略最厉害的三个人都调走了,肯定会在面对曹操的时候,失去优势,光凭郭图逢纪那些人,肯定不是曹操的对手。 但是碰巧的是,荀彧也不能出谋划策了,只有程昱一个人辅佐,倒是和袁绍又回到了基本同一个起跑线,双方基本上实力又差不多了。 袁绍兵多,曹操兵精,而且程昱智谋也够,僵持局面估计要维持很久,很可要等到东面的徐州和南面的豫州分出胜负才会打破僵局。 最后一个情报,那就是孙策回信了。从字里行间就能看得出来,孙策在那边玩的非常开心。 虽然因为孙权这边要进攻袁术和曹操,丢下了一部分骑兵,让孙策那边骑兵数量有所减少,但是却并没有耽误孙策对鲜卑用兵。 早知道赵云赵凡可都是猛将,再加上后面赶过去的吕布,宋宪和侯成,也都是非常熟悉北疆异族习性的将领,兵少了但是将领多了。 实力没到没有降低多少反而在吕布过去还有所增长。 吕布显然已经放下了作为一镇诸侯的包袱,转而把在草原立功变成了追求的梦想。 这个转变是可喜的, 再加上太史慈,周泰,程普等一众大将,对付鲜卑绰绰有余。 而且孙策并不是一味地猛攻不停,每拿下一片地盘就会休整一段时间,寻找合适的地方开始建城。 虽然无法做到像大汉境内那样的坚城,但也可以急用土木建造简易的小城池。 只需要在面对异族的突然攻击之下,防守个一两天就可以了,只要给孙策调集援军争取一点时间足以。 而且有着那么多的俘虏,不用来干活做什么?难道白养着他们好玩啊? 孙策要做的就是一点一点蚕食鲜卑的地盘,直到让鲜卑无处可去。 现在刚刚开始,效果还不是太明显,不过到了秋天甚至是严冬,那效果就应该凸显出来了。 既然汉中和辽东都没有事情了,那孙权就要专心的对付眼前的曹军了。 至于徐州的周瑜大军,孙权则是一点都不担心。 就光周瑜在的话,荀攸都不一定挡得住,更别说还有陆逊以及非常熟悉徐州地形等信息的陈宫在了,相信胜利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孙权率领大军,终于进入到豫州地界。 而在汝南城中,曹操的长子曹昂,军师郭嘉,还有大将曹仁曹洪等人都是齐聚一堂。 对于即将面对孙权大军的进攻,他们也是在商议对策。 如果看双方兵力对比的话,算上新兵,豫州现在有可战之兵二十万出头,孙权只有十五万,就算加上那些辅助兵种,也就二十万左右,兵力上面曹军稍占优势。 而且他们还占据守城之利,应该更加有优势才对。 但是事实上却是恰恰相反,虽然他们口头上都没说,但是心里却是并没有多少底气。 实在是孙权军以前的战绩太过耀眼而已。 扬州,荆州,交州,益州…… 山越,荆州兵,武陵蛮,益州兵,刘备军,南蛮…… 还有刚刚三天时间攻陷寿春,灭亡袁术…… 一个个地方,一个个敌人,全都是以孙家军队胜利告终,孙家军的实力已经得到充分证明。 而他们虽然也有很多久经训练的精锐之兵,但是能不能挡住孙家军,他们是一点底气都没有。 而且在武将数量上和武器装备上,他们同样没有底气。 豫州这里只有曹操下面大概四分之一的将领在,在数量上是处于绝对劣势的。 而且军师仅有郭嘉一人而已,更是身体都不太好。 最近偶感风寒,到现在都时不时的咳嗽几下。 甚至严重的时候都快要咳血了。 而孙权军中,已知的军师就有徐庶和庞统二人。 徐庶乃是孙权的大管家,能力不俗,而庞统更是在攻打益州和南蛮的时候大放异彩,这二人对上郭嘉,谁胜谁败还尚未可知。 如果只有这些,他们虽然没有多少底气,但至少还可以一战。 但是孙权那边出现的很多武器装备却是让他们感到非常棘手。 而寿春那边的战斗情况,也是被溃兵和百姓带到了周边的州郡。 一想起那射程超过两百步的弓箭,射程数百步,近千步的投石机,以及不知道有一千几百步的床弩,他们就是一阵头皮发麻…… 虽然这些武器他们也有,但是性能上面却是差了一大截。 弓箭只有一百五十步左右的射程,投石机只有四百多步,床弩更是不足千步,只有八九百步的样子,可以说差了不止一筹。 他们在脑海中幻想过对方攻城的场面。 哎…… 坐在首位的大公子曹昂开口道: “各位,孙权军自己马上就要到了,我军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