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曹操的计划 (第1/2页)

刘备和孙家的实力对比,实在是太过于悬殊了,没有人相信什么“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之类的说法,至少套用在孙家的身上,是完全不可能的。 所以孙家打败刘备,就已经成为定局。 剩下的就该是如何用最短的时间,拿下刘备的问题了。 不过现在还是先讨论和国都的问题。 众人都是说出了心中的理想建都之地,也都陈述了各自的理由,但是同时也是互相在反驳着。 反正不管是哪一个地方,都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同。 而最后,经过辩论之后,理想的建都之地就只有三个地方。 一个长安,一个洛阳,一个襄阳。 只有理由也很简单。 前两个是大汉朝的先后两大国都,后面的襄阳则是大汉第一坚城。 而且也是位于大汉的中心位置。 最后持这三种意见的人,谁也说不服谁,最后就只能是交给孙策和孙权来决定了。 孙策倒是无所谓,毕竟他更喜欢征战沙场,甚至于他都没想过要坐龙椅。 他哪怕就是真的坐上龙椅估计也是浑身不舒服,还不如出去练一套枪法来得舒服,痛快。 所以他就把决定权直接扔给了孙权。 而孙权在考虑各方面因素之后,还是决定把都城定在洛阳。 至于刚有人提出的重修洛阳和重建一个都城差不多,颇为消耗钱粮和劳动力。 但是这对于孙权来说是问题吗? 孙权缺钱吗?缺粮吗? 找不到足够的劳动力吗? 开什么玩笑。 孙家的钱粮现在花都花不完,而且有了钱粮就可以征召无数的劳役,只要给的多,还怕找不着人? 恐怕报名的人会多出想象。 想让年孙家召集百姓去参与建设东南亚以及三韩,东瀛的时候,那踊跃报名的百姓可是非常多的。 孙权都不得不派人去择优录取,选取那些身体素质好的人去干活。 现在要是放出招人去建设国都,那估计得有六位数以上,甚至更多的百姓会参与进来。 哪怕不用百姓,那不是还有在海外与异族那边俘虏的那么多青壮劳力的吗? 光是这些人,也能够干活了。 不过考虑到打败刘备用不了多少时间,然后国都很快就要决定,所以还是多招一些人赶进度比较好。 当孙权最终说出定在洛阳之后,孙策也是没有反对,而是第一时间表示支持。 其实哪怕孙权就是把丹阳定为国都,孙策都不会反对,反正对于他来说都一样。 其他人看到孙策和孙权都决定了,那也就都不再有异议了。 反正定在哪里都有优有劣,最关键的还是看掌权者偏向于哪里。 随后,在孙权的安排之下,张昭,顾雍,还有孙权特意让荀彧参与进来,三个人负责国都的修建问题。 对此孙权也没说什么,只是给了他们一个承诺,那就是要钱给钱,要粮给粮,要人给人。 虽然只说了三样,但是基本上和要什么给什么,全部满足已经没有什么区别的了。 既然国都的事情已经决定并且安排好了,那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攻击刘备的事情了。 刘备此时的实力,已经被暗营打探得非常的清楚,几乎所有人都是不再担心攻打刘备会失败的事情。 孙策一看讨论到这个事情上了,也是顿时来了精神: “接下来就是攻打刘备了,诸位可有什么好的建议,不妨说出来,大家一起商议一下……” 袁曹那边的人,暂时都没有说话,而孙家这边的人也没有抢先开口。 场面出现了诡异的安静。 呃,所有人,包括孙策和孙权也都是没有料到有这一幕。 不过孙策随后就直接点名道: “曹……呃,曹将军,不如你先来说说你的看法?” 孙策对于曹操的称呼,不知道怎么称呼才最合适。 如果按照正常的来说,曹操现在算是孙策的手下,孙策应该直接叫名字或者称呼表字孟德。 但是毕竟曹操曾经也是和父亲孙坚同时期的大将,一同镇压过黄巾,又一同讨伐过董卓,前不久还是占据中原三周半之地的诸侯之一。 而且曹操前不久还称王了,孙策总不能叫他陈王吧? 孙策才仅仅是卫将军,虽然这是朝廷亲封的,而曹操是自称的。 所以想来想去,孙策还是直接称呼为曹将军,毕竟曹操在称王之前,确实是个将军来着。 而曹操显然是已经接受了现在的身份,直接说道: “主公称呼操名字或者表字即可,既然主公问道操了,那操就试言几句,如果说得不对,还请多多包涵……” 曹操此言倒也不是真的谦虚,而是因为他对于孙家的实力,了解成都还处于最表面的事情之上,也就是孙权带着他参观的这些地方。 还有很多涉及到核心机密的事情,曹操这个新降之人根本接触不到呢,所以曹操的意见很可能会有不周全或者是不准确的地方。 “长安的刘备,实力诸位都已经知道了,所以操建议,可以兵分几路,齐头并进,围攻刘备。 一路,可以从汉中直接北上。 可以攻击雍凉二州。 再一路,荆州方面,大军攻击武关,或是上庸分一军,同汉中军一起攻击雍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