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拿下济州岛 (第1/1页)

既然知道了敌人的情况,那孙权等人也就放下心来。 未知的才是可怕的,不过现在已经知道敌人的大致的情况,那么也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对方武器装备不行,虽然有地理优势,但是也极为有限,所以对自己大军造不成太大的威胁。 孙权让徐盛根据周仓等人的表述,把敌人那里的地形图大致画了出来。 敌人所在的洞窟都是在山下,就是比平地的地势稍高一点,不至于下雨被水淹到,也算不上什么险要,就是派人把守也没有多大用处。 所以孙权在给周仓等人记功之后,也就让人散去,回去休息好,明日北上与敌交战。 第二日一早,大军饱食之后开拔。 今天的天气非常好,晴空万里,气温也是非常适宜,有一点点微风吹在身上,舒服得很。 要不是还要北上,孙权都想要找个地方晒太阳了,实在是太舒服了,怪不得这里后世被称为另一个夏威夷。 因为前军和斥候,把路上遇到的敌人都抓了,所以直到孙权万余大军来到聚集地南面十里处的时候,北面的人才发现。 这也是因为他们在洞窟口就已经可以用肉眼看到了。 南方黑压压的一大片军队啊,想不注意到都难。 而那三名俨然是首领的人也是急忙带人来到高地上观看。 然后三个人都是倒吸一口凉气。 这个岛屿上面只有三股势力。 一共就是他们这个族群,有男女老幼共三千余人。 另外两股则是在东面的族群,每个部落都是两千多人。 而他们族群周围的物产足够食用,再加上南方因为猛兽太多,所以就没有过多的去探索。 但是现在是什么情况? 为什么从南方一下来了这么多人? 而且还都不是普通的人,这是军队啊。 看着有上万人之多,而且统一的服装,还都拿着各种武器。 更重要的是,这都是铁制武器啊,而且还有上千的弓箭手。 这是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正规军啊,这怎么可能打得过? 原来,他们三个都是马韩南部靠海地区的一个小家族的人,因为出海打渔等情况,遭遇台风,被风浪吹到了现在这个岛屿之上。 这个岛屿上的人也多是这样来的,随着岛屿上的人逐渐增多,所以最后就分为了三个族群。 他们占据西部这个地区,因为北面是马韩,所以海浪吹来的大多都是马韩的百姓。 而东面那两个部落则是弁韩与辰韩的人。 孙权把廖化叫了过来,叮嘱了几句,然后派廖化和周仓裴元绍三人率弓箭手一千,步卒两千上前。 如果双方能交流,那就劝降,如果不能交流那就直接打吧。 济州岛这里以后是重要的中转站,任何土着和其他人口都不能逗留的。 前面这几千人,要么投降,被带回扬州,要么都被歼灭,没有第三条路。 这种大是大非的事情上面,决不可妇人之仁。 廖化三人得令,率军前进,然后和敌人交流。 没有想到,那个中年文士,居然可以说着蹩脚的汉语,勉强可以交流。 不过随后廖化回来禀报,说对方不想投降,而是想纳贡称臣。 我去,什么玩意,你这顶多算是从北面过来的流民,连个部落都算不上,还想继续在这里逍遥快活,那怎么可能? 孙权让廖化回去告诉对方,要么放下武器无条件投降,要么就直接开打。 然后孙权在后面就看到了前面好像劝降没有成功。 敌人并没有和廖化他们直接开战,而是全都撤退到了洞窟之中。 廖化三将,也是带着三千士兵开始进攻洞窟。 又过了一会,廖化又回来了。 说是敌方的那些洞窟内部貌似都是相连的,他率步卒进去,发现敌人都躲到洞中,而且在一些狭窄的地方还有巨石拦路,敌人又守在石后,用弓箭偷袭,或是直接从里面顶住巨石。 短时间内貌似无法攻进去,如果强攻的话可能会发生未知的事情,导致伤亡。 所以廖化特意回来请示,要不要强攻。 孙权想了想,洞窟内部相连? 这倒不用太过在意,至于强攻倒也没必要,于是让廖化他们用最简单的方法,直接用烟熏。 潮湿的木材有的是,洞窟里面又是相连的,那就直接用烟熏就行了。 然后在山上找到排风的洞口,如果敌人还不出来那就从排风的洞口或者水源上面再想办法。 能不强攻尽量不要强攻。 这些都是从孙策手下临时抽调过来的,还是要尽量减少一些没必要的伤亡的。 孙权的这个烟熏之法很管用,也就过了不到一个时辰,敌军这一片洞窟就都是四处冒烟,然后没过多久,廖化就押着数千的俘虏回来了。 而孙权又派人去统计洞窟里的物资,然后让人把三个首领带到眼前。 三个人的服饰,好像汉人和草原异族的服装结合体,整个一个四不像。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