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孙权胃口变大了 (第1/2页)

在利用运送伤兵为由诈开城门一事上,孙权看到了一个机会。 因为被俘的这位偏将刘成,一直在刘磐手下,所以知名度很高,荆南四郡的士兵已经都认识他或者听说过他,所以利用他的身份来诈取城门,成功率还是相当高的。 再加上在天黑之后,前面的部分伤兵可都是货真价实的荆州伤兵,能够取得城门守军的信任也就理所当然了。 于是孙权在征求徐庶以及其他将领之后,准备继续使用这一招。 正所谓一招鲜,吃遍天,放着有这么轻松的方法不用,难道非要强行攻打损兵折将的攻城好吗? 于是接下来几天,孙权军开始了诈城之旅。 而且出乎意料的顺利,刘成这个身份太好使了。 就这样,仅仅几天的时间,除了北面的两个县城之外,长沙郡已经被全部攻占。 只不过孙权手下的兵力也被分散得差不多了。 每个县留下一千士兵,导致手头上,现在只剩下五千骑兵外,步兵已经没有多少了。 不过孙权并不着急,暗营的消息早已经传了过来,刘晔全歼刘磐大军,并且俘虏了蒯良。 刘晔把俘虏和缴获安置在上蔡之后,率领两万的郡兵已又经返回阳乐县。 至于蒯良则是被押解到柴桑,交给孙策处理。 毕竟蒯良的身份特殊,既然没有在战时当场死亡,那还是交给去孙策为好。 而在刘晔到阳乐县之后,也只留下两千郡兵驻守,然后带着一万八千的郡兵,以及一万多山地步兵精锐赶来临湘。 孙权在临湘召集手下开始商议一件大事。 那就是孙权觉得以现在手下的实力已经不满足于前面计划的目标了。 他想扩大战果,所以召集众人商议,尤其是征求徐庶和刘晔的意见。 那就是孙权手下现在有骑兵五千,郡兵一万八千,山地步兵两万余。 四万多精锐的大军啊,只用来攻占荆南四郡感觉太过于浪费了。 其他三郡现在加起来也才不到一万的守军,更别说还要分在各县。 随便派一个千人队就能打下一个县。 所以孙权现在把目标放到了南郡上面。 只要拿下南郡,那边荆南四郡就和襄阳失去了联系,同时南郡也在西南方向严重威胁江夏黄祖。 更是可以直接从南郡派兵北上,直接掐断江夏和襄阳的联系。 这对于江夏黄祖来说,可是非常大的威胁,更别提孙权手下还有五千的骑兵,甚至可以直接把荆州北部的几个郡全都纳入骚扰范围。 当听完孙权的意思之后,徐庶和刘晔是对望一眼。 孙权的胃口可是够大的。 不过你不得不说,孙权说的这个计划还是相当有可行性的。 荆南其他三郡的实力就那样,想什么时候打就什么时候打,放在那里跑不了。 交州刘繇和士燮还在乱战,根本无暇北顾。 而南郡一旦落入孙权之手,那好处可是相当多的。 也正如刚才孙权所说,直接可以威胁到江夏以及荆州北部的数郡之地。 他们知道孙权手下这五千骑兵的实力,有他们在,来个一两万的不足根本没用。 而且这五千骑兵又不用直接冲阵,就是在野外狂奔骚扰就行。 遇到敌方有大批弓箭手的时候,直接跑就是。 骚扰嘛,又没有攻城和杀敌什么的任务,反正就是有机会就打一下,打完就跑。 这样一来,荆州北部数据之地就会陷入各自为战,苦不堪言中。 除非是调集大军合围,不过这样的成功率也不会太高。 骑兵速度太快,你合围不容易啊。 而且料想孙权也不会让骑兵贪功,以免中伏。 所以最后徐庶和刘晔都赞同了孙权的计划,而徐盛等其他将领更是没有意见了。 于是众人开始就这个计划开始了具体的部署。 刘晔手中的一万八千郡兵,要拿出三千,镇守长沙郡,然后把在现在在长沙郡各县的山地步兵解放出来。 然后聚集其他兵力,北上偷袭南郡。 为了保险起见,孙权让马忠派暗营去给建安的吕范,让他调一两万的兵力来长沙。 以前因为要随时支援夷洲那边,吕范的手下兵力比其他郡要多,所以孙权这次要再调一些兵来。 至于其他郡,孙权也让暗营带信过去,能抽调多少就抽调多少,没有也没事。 毕竟北面还要防备袁术,丹阳和吴,还有曲阿的兵力是不能动的。 会稽,临海郡,建安郡还是可以抽调一些的。 这一次就把南郡以南的事情都解决掉。 不管是荆南四郡还是交州的事情,直接解决了算了。 而且现在也是一个非常合适的时机,放过就太可惜了。 在众人商议,定下详细计划之后,潘璋继续带着刘成出发了。 这一次就不能是运送伤员了,而是刘成要带着五百人,回襄阳去报捷,同时押送几个重要的俘虏回去。 等到夜间五百人偷偷打开城门,孙权大军直接进城。 而在城外还有两千骑兵在抓捕漏网之鱼,以免消息被传出去。 几日之后,孙权坐在了南郡治所江陵城内。 南郡太守刘先没在,只有刘先手下的南郡都尉邓义则是成为了阶下囚。 孙权下令,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