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幽州人士安排 (第1/2页)

前面有黄忠,赵云,太史慈,还有公孙瓒,严纲为箭头冲锋陷阵,他们带兵跟进还是可以的。 另外还有个田豫,可是文武全才,至少镇守一郡还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现在要做的就是让他们加入到骑兵部队中来,然后跟随士兵一起接受新的训练之法。 还有一个重要的事实,双马蹬,高桥马鞍和马蹄铁应该可以拿出来了。 等待骑兵训练完成就要北上攻打三韩和东瀛练兵。 等待练兵结束,孙权准备拿东北地区的扶余开刀。 现在孙权手下很快就要有十万铁骑了,以后占领扶余之后还会更多,也就不怕其他诸侯模仿了。 而且孙权还为骑兵划分了轻重之别。 重骑兵则是全身重甲,手拿长矛,一往无前,只管冲阵即可。 轻骑兵又分为骑射的轻骑和突击轻骑。 骑射的骑兵不用多说,就是孙权最开始让黄忠训练得那五百骑兵一样,配马刀和骑弓。 突击骑兵也是突击长枪和马刀双配。 冲锋突阵用长枪,掩杀用马刀,这东西劈砍威力更大一些。 而且大半的骑兵还要配备一把骑射短弩,可以直接射杀对面的骑兵。 不过现在派出去的人还没有找到马均,如果有时间的话,孙权准备去找一下黄承彦。 倒不是黄承彦懂这些,而是他家里可有一个能解决问题的大才女。 这可是个宝藏女孩。 连弩也是时候该搞出来了。 要想等着诸葛亮研发出来诸葛连弩,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去呢。 几年?十几年? 甚至搞不出来都有可能,毕竟现在黄月英可是没有嫁给诸葛亮呢。 刘备那一摊子烂事就够他忙活的。 而且没有稳固的地盘,他问没法专心研究。 更何况糜家现在的处境也不好,以后能不能有足够的钱粮招兵买马还是一个问题呢。 正当孙权刚刚思考的差不多的时候,忽然得报,公孙瓒来了。 孙权也是起身去门外迎接公孙瓒。 他知道公孙瓒的来意,然后又派人去看看幽州其他人有没有醒来,如果没事的就一起叫过来。 而孙权所指的那些人,闻听孙权有请,也是连忙孤身一人赶了过来。 他们可是听太史慈和家里人说过了,孙权可是孙家的二号人物,不得不谨慎对待。 可以说他们投奔孙策之后,以后的待遇是什么,很大程度上都是孙权说了算的。 孙权身边只带了黄忠,徐庶,徐盛三人,坐在一起开始商议正事。 先是再次对他们来投奔孙策表示欢迎,而且也告诉他们年后组建好骑兵之后就会北上三韩之地练兵。 等到骑兵大成之后就会攻打北疆,甚至是找袁绍替他们报仇。 这个消息也是让众人喜出望外。 没想到,居然居然报仇有望,而且时间还这么短。 当即众人表示一定会听从调遣。 从幽州来的这些人,虽然都有丰富的作战经验,但也是不可能全都放到骑兵里担任将领的。 所以经过孙权与众人商议,最后公孙瓒,赵云,严纲,鲜于辅,鲜于银进入骑兵将领之列,其他的将领则是去往步兵的队伍里担任将领。 对于这个结果,幽州众将也是早有心理准备。 孙策和孙权必定是不可能把所有人都放进骑兵里的,要不然到时候就不是孙家的骑兵了,而是幽州骑兵了。 公孙瓒,赵云,二人肯定是骑军大将,而严纲又一直是白马义从的统领,再加上鲜于辅,鲜于银也一直都是骑兵将领,所以他们的入选是肯定的。 至于其他人虽然也是带过骑兵打仗,但是由于个人武力问题,担任骑兵大将还是不太容易,不过他们率领步兵的作战能力还是不错的。 而最后,骑兵方面由黄忠和太史慈为主,周泰,公孙瓒和赵云,严纲为辅,再加上鲜于银和鲜于辅,一同组建十万铁骑。 这个骑兵阵容可谓是非常的豪华了,就算对上并州狼骑和西凉铁骑的统兵之人,不管是谁,也是全然不惧的。 哪怕吕布带着八健将也不行。 西凉那边更不用说了。 剩下的人,则是进入普通步卒和山地步兵里。 孙策手下现在正在大力发展军队数量,新占东南州广袤的土地,非常消耗郡兵。 而且在交趾那边还要留下一两万的精锐士兵,以防东南州出现什么意外情况。 既然人选安排有了决定,孙权就让贾华带着田豫田畴他们这些人去找周瑜了。 到时候由孙策和周瑜给他们安排职位。 随后太史慈和周泰也是被叫了过来,孙权就把骑兵三宝拿了出来。 当身边这几位骑兵大将看到这三样东西的时候还是非常意外的,不知道这些是做什么的。 不过在孙权给他们仔细讲解了这三样东西的用法之后,众将都是喜出望外,欣喜万分。 他们作为统领骑兵之人,当然知道这些东西能够产生什么样的作用。 双马蹬,配合高桥马鞍,可以让骑兵在马上不用再双腿夹紧双腿,甚至很多时候,还需要一只手或者两只手抓着缰绳,保持身体平衡。现在有了这两样,不但能够轻易保持平衡,还能彻底解放出双手。 而且双脚也有了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