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攻城计划 (第1/1页)

攻打城池! 这种事众人也不是没想过。 只是真要干起来,心里不免有些发怵。 梁山众人虽被官府通缉,但只是占山为王,小打小闹。 只要不是太过分。 朝廷根本不会看一眼,也就是济州府衙门里的老爷们心烦而已。 但真要撕破脸皮,起兵攻打城池。 那就会惊动京城里的大佬们,甚至会惊动宫里至高无上的那位。 一旦朝廷发兵,那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如今的梁山和济州府掰手腕还可以。 面对朝廷的铁骑,绝对抵挡不住片刻。 要知道济州这样的州府,此时的大宋一共有三百多个。 集三百多州府之力的朝廷。 面对梁山岂不是呈碾压之势? 一众头领中,张教头曾在汴京担任禁军教头一职,对朝廷的实力有更深的了解。 在他看来,梁山最近发展凶猛。 能威胁到附近的济州城。 可在朝廷眼里,只是一伙土鸡瓦狗。 稍微联合两三州之力,就能把梁山给踏平。 所以张教头立马站起来劝陆云三思。 他一站出来。 众人便纷纷附和。 张教头的资历还是很高的,大家都知他的来历,对他的看法比较信任。 当然,这也是陆云积威太盛,那些老牌头领都不敢和他唱反调。 如今有张教头带头,大家才敢抒发自己的想法。 梁山之上,陆云一人说了算。 重要决定别人根本无法改变。 他说出来也只是通知一下大家,让大家有个心理准备。 “诸位无需担心,我既然有此打算,便有十足的把握。” 陆云安抚大家。 别人都是土生土长的大宋人,心里对朝廷有一种天然的敬畏。 他却是个外来者,压根就不把皇权什么的放在眼里。 而且这个时代信息传播太慢,人们的认知有限,压根就不知道宋朝的情况。 他却知道得清清楚楚。 大宋朝历经一百多年的岁月,积弱不堪,已步入风烛残年。 除了商业经济兴盛外,军事实力简直一塌糊涂。 除了朝廷养的禁军有点实力,地方厢兵民兵没有一点战斗力。 况且此时内忧外患严重。 除了梁山之外,各地匪患不绝。 外面又有辽国西夏等虎视眈眈,边疆并不太平。 真正有实力的将领都镇守在边关上。 梁山真要惹怒了朝廷,无非是从各地州府调兵遣将。 都是些不堪大用之才。 熟知水浒剧情的陆云根本不放在心上,他甚至还蛮期待这些人来。 因为梁山缺的就是人马。 这些人马来了正好给梁山送温暖。 只要牢牢占据着梁山水泊,便能立于不败之地。 除非一开始朝廷就起十倍百倍之兵,要将梁山直接荡平。 陆云知道,这绝无可能。 大宋强干弱枝。 军力几乎全集中在京畿重地,一来是为了守卫京畿,二来是为了削弱地方兵权。 以禁军分布为例。 八十万禁军,有四十万以上拱卫在京师周围,余下的才分驻各地。 朝廷就算要对付梁山,也不会动用京畿的禁军,只会从附近州府调集。 集合几州之力,也不过万余兵马。 梁山真要据守水泊,这点兵马也打不进来。 “济州城与水泊相连,迟早要收入梁山囊中。如今不过是机会到来,提前把它拿下罢了!” 陆云侃侃而谈。 “梁山要扩大势力范围,攻城夺地无可避免。济州城与水泊相连,地理条件优越,正好可以建成一座水城,成为梁山水泊的门户!” 陆云仔细思考过。 济州城的地理优势很足,水浒中的梁山众人都没有利用起来。 当然,这也是因为宋江一心招安,压根就没有真正与朝廷对抗的意思。 所以除了水寨之外,并没有在别的地方投入太多的心思, 陆云打算建立自己的势力,势必与朝廷站在对立面。 他在有了攻打济州城的想法后,就思考过该怎样面对朝廷的压力。 他把目光放在济州城的天然地理优势上。 济州城北面与水泊相连。 只这一点就足以令它不会陷入孤立无援之境。 一旦朝廷派兵前来,只需南门顶住压力,北面便能以整个梁山水泊为后盾。 当然,还有东西两面有不小麻烦。 不过陆云早就有了解决办法。 他打算开拓水泊,将水引入济州城东西两面,只留南门与陆地接壤。 使得济州城被梁山水泊包围起来,成为半座水城。 不过这样一来东西两面出行不便,不过安全性得到了极大提高。 就算朝廷派大军攻下了济州城南门。 梁山大军也能从北门退走。 压根就没有丝毫损失。 当陆云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众人皆是眼睛发亮。 他们可没有考虑过这些。 要不是陆云提出来,他们根本没想到济州城还能这么玩。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