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青楼是合法的吧 (第1/2页)

好书推荐: 超级家丁

招安?好思路! 众人一阵不解,白守良若有所思。 土匪终究不是正道,哪天遇到个更厉害的好汉,自己的大好头颅可能就是别人的赏钱了。 有些人直到做了土匪才知道,原来自己还挺值钱的。 钱老头的消息来源比几个小匪众灵便的多。 寿州为安丰军下辖一县之地,安丰军地处要地,由于这一带的淮水在牛栏山北面的山川峡谷里转了一个大弯,出牛栏山之后河面变得开阔,水流放缓,导致河道较浅,对岸的骑兵很容易在枯水季节从这里涉水过河。 就是涨水的时节里,这里渡河也远较别处方便。拿下这里的河段,北面的军队就能更快地进入淮南地区,因此这里历来是南北兵家的必争之地。 宋金大战之后和议,为了缓和边界的对抗氛围,安抚金国上下,宋朝在这里设置了寿州榷场,作为宋金互易的商贸所在,就连每年的一大半纳贡都是在这里交割。 宋国把精锐大军就摆在寿州南面不远的安丰,一边防备金国,一边不断扩大着榷场的商贸,光是货场堆栈都扩大了好几回了。 整个淮南西路的商客除了东南面可走长丰商道外,其他人都得走牛栏山商道去往寿州榷场,这也是花缅镇凑的起来这么多商队的原因。 外面的集镇上都传出风声,新来的寿州兵马巡检使就是因为处置匪患果决,为了商路通畅才从安丰调任此处,恐怕这一路商道上的山寨都得的收敛或者散伙了。 钱老头偶尔采买一些盐和粮食,才从集镇上听到这这些风声,那些大寨子更是在集镇上有耳目,才能每回都捉到合适的肥羊,肯定也听的到这些传言。 黑风寨这哪里是想联盟,恐怕是想集中大伙的人势,想卖个好价钱吧。 这么一说,白守良也反应了过来。 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铺路无尸骸,不就是说的这种事情吗? 历史总是那么残酷,无情的告诉了我们社会的真相。 白守良真想大声的喊一声: 你们知道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土匪是谁吗? 是皇帝! 你看皇帝收盐税,人头税,渔税,田亩税,开矿税,城门税等等。 这些劳作是皇帝做的吗? 不是,还都是平头老百姓花费血汗在田地里扒拉出来的。 天下的田亩,大河,矿山是皇帝的吗? 也许现在是,但以前呢,还不是皇帝带着众多将士在前朝皇帝手里抢来的。 这时代的皇帝可不会念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想法。 他能抢来自己做最大的地主,我们不行吗? 这是要走造反的路线吗? 不,不造反,白守良觉得自己没有那么大野心,也没有那么大的能力。 其他穿越者们,要么虎躯一震四方英雄豪杰纳头来拜,要么会造枪造炮开矿炼铁,一下整出机械化部队,白守良觉得自己没那个本事,穿越到土匪窝的前几天都快被压着去劫道赚钱了。 后面要不是有系统给点商品,这土匪恐怕连吃饭穿衣都有困难。 再者,系统里可没有什么枪械武器之类,上回想买砍刀,系统竟然不显示任何商品,后来还是更换了个关键词,买了好些把龙泉虎啸柴刀,才算把寨里的武器配上。 买把刀都这么费劲,更不要谈买枪买炮了。 造反这种事业是要血流成河的,是个踩在千万人尸骨上的功业,白守良可不想山寨这些兄弟为了这点念想就没了性命。 退一步想,这是宋朝不是前世,这里受招安是可以当官的啊。 白守良觉得这是个洗白的思路,问了问钱老头详情。 钱老头斜了一眼,不屑地说: ”我们可是土匪,你也许没人认识,可我还有刘二旦,大概是在城里挂了名号的人物了。我们就这几号人,官府都不会拿正眼看我们,也许还想拿住我们领功呢。” “估计黑虎寨还得搞票大的争一争声势,敢打敢闹的才能卖出好价钱。” 白守良眼珠子滴溜一转,要是这样的话,有可能这个联盟还没跟官府谈好卖身价,牛尾寨这几号人都得被消耗个干净。 还有,这宋朝的招安就真的好吗? 来自前世信息世界的白守良可没有身份洁癖,别扭点也比无法掌控自己的生命安全好多了吧。 宋朝可不会对绿林好汉有好眼色看, 水浒传里众好汉招安后就是厢军编制,宋朝的厢军是什么,闲时的民工加奴仆,战时的炮灰和替补,拿着临时工的薪水,做着杀头的买卖。 厢军不过是宋朝打造出来的流民安置地而已,对付流民就是这样,一遇大的灾荒年景,出现大量流离失所的流民时,地方官府没有那么多资源和能力来妥善安置,又担心流民过多到处流窜激起民变,就设置了一个特殊的方案。 将这些流民都安置进厢军队伍,就近安置,从事杂役,关键时刻还安排战争后勤甚至是前线战斗,直至消耗殆尽。 再看看水浒众好汉最后的下场,死的死,残的残,也不过是被朝廷里的大人物玩的团团转罢了。 白守良可不想加入炮灰行列。 不过这是一条路子,也提供了一个思路,能正经的从土匪身份转变成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